第25章 孽债清算:沙僧回忆吃唐僧片段,系统提示“归顺可抵消”

流沙河的水终于彻底清澈了,河面上飘着细碎的金光,那是九世唐僧残影消散后留下的功德余温。沙僧蹲在河边,用石头轻轻打磨着一块光滑的木牌——他要给前九世的师父立个简易的碑,哪怕只有“取经人之墓”五个字,也好过让那些信物埋在泥沙里无人问津。

指尖刚碰到木牌,脖子上的旧痕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比玉帝派来的飞剑穿心还要难忍。沙僧猛地捂住脖子,眉心的因果系统徽章爆发出刺目的红光,淡灰色的光幕在他眼前炸开,一行行文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因果清算机制启动——回溯核心孽债:流沙河食人事件(特指前九世取经人)】

“不……”沙僧闷哼一声,身体晃了晃,眼前的河水突然变成了土黄色,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熟悉的腥味钻进鼻子——那是他刚被贬下凡时的流沙河,每七天飞剑穿肋的痛苦还在骨髓里打转,饥饿像疯狗一样啃噬着五脏六腑。

第一世的画面毫无预兆地撞进脑海。那天他正蜷缩在河底舔舐飞剑留下的伤口,水面传来轻微的波动,一个穿粗布僧衣的和尚正踩着木筏渡河,手里捧着半卷经书,声音温和地念着经文。“又是个送死的。”他当时眼里只有饥饿,鱼尾一摆冲上去,木筏瞬间被撞碎,和尚的呼救声被河水吞没,那卷经书在水里泡得发涨,最后成了他腹中餐的点缀。

“师父……”沙僧的指甲深深抠进泥土里,血腥味从牙缝里渗出来。画面又跳到第三世——那个和尚背着布囊,里面装着给沿途孤儿的干粮,被他拖进河底时,还死死护着布囊,嘴里念叨着“孩子还等着吃的”。他当时只觉得可笑,一把撕碎布囊,干粮混着泥沙沉了底,那和尚的眼睛到最后都睁着,满是不甘。

最清晰的是第九世。那个和尚比前八世都瘦弱,却捧着一尊小小的金佛,渡河时遇到风浪,他宁愿自己泡在水里,也要把金佛举得高高的。沙僧冲上去时,和尚没有挣扎,只是看着他,嘴角竟还带着一丝笑意,说了句“渡人先渡己”。直到后来观音菩萨点化,他才知道那笑意里藏着的是慈悲,是早已看穿轮回的释然。

“俺不是故意的……俺当时被戾气迷了心窍,俺疼得受不了……”沙僧的声音哽咽,眼泪混着泥沙淌下来。他想起被贬时玉帝的怒火,想起飞剑穿肋的剧痛,想起流沙河连鱼虾都没有的荒芜——他吃人是为了活下去,可那些和尚,那些前九世的师父,明明是来渡人的,却成了他的口粮。

就在这时,因果系统的红光突然变弱,一行淡金色的文字慢慢浮现:【检测到宿主深度忏悔,触发“孽债抵消”机制——核心条件:真正归顺“取经团队”,以护持第十世唐僧完成西行作为赎罪,每护持度过一难,抵消1/9孽债】

【附加提示:前九世取经人骷髅曾化作法船渡唐僧过河(详见观音授意),此为“因果伏笔”,证明孽债可通过“守护”转化】

“归顺……”沙僧愣住了,他不是早就拜唐僧为师,成了取经团队的一员吗?为什么系统说要“真正归顺”?他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师徒三人——唐僧正帮白龙马梳理鬃毛,指尖的灵脉光晕轻轻落在马额上;悟空靠在树干上擦金箍棒,时不时瞥一眼河水,显然还在警惕煞气;八戒蹲在篝火旁,偷偷往嘴里塞着干饼,却不忘给沙僧留了一块。

这画面很暖,可他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三打白骨精时,他看着师父赶悟空走,却没敢开口劝;黑水河遇险时,他挡在师父身前,心里想的却是“不能再让师父死在我眼前”,而非“我要护着师父”;就连刚才收集信物,他也是独自下水,从没想过要求助。他名义上是徒弟,心里却还揣着流沙河的戾气,揣着“我是个吃人的妖怪”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