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日:当蓝墨染透判决书

“第二,”律师声音拔高,指向幕布上那份表格,“看看这些所谓的‘行贿方’!河北华夏幸福?天津权健?早已灰飞烟灭!人去楼空!证人何在?证言何存?广州恒大?申花?他们提供的所谓‘证词’,在无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其真实性、动机存疑!完全可能是推诿、构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律师转向审判席,掷地有声,“最关键的身份定性!中国足协是什么性质?是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法人**!王小平担任的纪律委员会主任,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诉机关以‘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指控,主体资格根本错误!适用法律完全错误!”

王小平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波动。那不是慌乱,而是一种被点亮的、属于“学者”的矜持。他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看向审判席,仿佛在等待一场学术辩论的公正裁决。

“主体错误?”公诉人冷冽的声音如同冰锥,瞬间刺破辩护营造的“学术”氛围,“看看他行使的是什么权力!”

幕布切换!一份加盖中国足协公章、由王小平亲笔签署(蓝色签名)的红头文件被放大:

**《关于对XX俱乐部及球员XX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决定》**

文件抬头:**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

落款处,鲜红的公章和王小平的蓝签名并列。

“这份处罚决定,依据的是什么?”公诉人厉声质问,“是《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而这份准则,是由谁批准颁布执行的?是体育总局备案认可的!其处罚结果,直接影响俱乐部联赛积分、球员注册资格、转会市场价值!其效力,等同于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

公诉人的目光如炬,扫过被告席上那张强装镇定的脸:

“被告人王小平,你手中那支蓝色的笔,签下的每一个名字,盖下的每一个‘同意’或‘驳回’,决定的不是社团内部的游戏规则,而是真金白银的市场利益,是球员教练的职业生涯,是整个联赛的公平秩序!你行使的,是法律授权、政府监管下的**公共管理职权**!你,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

“至于现金交易、俱乐部解散……”公诉人声音陡然转为沉痛而愤怒,“这正是你王小平的高明之处!也是你对中国足球公平环境最恶毒的腐蚀!你刻意选择现金,选择那些可能消失的‘白手套’,用最隐蔽的方式,把纪律的戒尺变成了交易的筹码!让每一次看似公正的‘蓝笔签名’,都散发着铜臭!”

公诉人猛地指向旁听席,目光如电:

“看看那些因为你‘减轻处罚’而逃过制裁的暴力犯规!看看那些因为你‘申诉成功’而被窃取的积分!看看那些因为你一纸罚单而断送的前程!王小平!你用墨水写下的不是公正,是肮脏!你笔下的蓝色,不是天空的颜色,是足球场上最深、最毒的阴影!**你的每一笔,都在给中国足球放血!**”

“**必须严惩!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王小平的身体终于控制不住地晃了晃。那副强装的学者平静被彻底撕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下意识地想抬手去扶眼镜,手腕却被铐环牵制,动作僵硬而狼狈。他看向审判席的目光,第一次充满了真正的恐慌和难以置信。

旁听席的老周,猛地从怀里掏出那张泛黄的处罚决定书复印件,高高举起!纸张哗啦作响!那上面,王小平的蓝色签名,在法庭惨白的灯光下,刺眼得如同一个巨大的嘲讽!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喊不出来,只有泪水在布满皱纹的脸上肆意横流。

***

**“全体起立!”**

审判长威严的声音响起。王小平被法警扶着,勉强站直。他身体僵硬,头颅却依旧固执地微微昂着,只是那挺直的脊梁,此刻显得格外脆弱,仿佛随时会断裂。

审判长宣读判决书的声音,清晰而冰冷,每一个字都敲在王小平紧绷的神经上: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小平身为在依照法律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关于辩护人所提证据不足、主体不适格之意见……”审判长声音略顿,目光锐利地扫过辩护席,“经查,本案虽无直接银行流水,但行贿人证言(包括现有俱乐部负责人及相关经纪人)稳定、详细,对行贿时间、地点、金额、请托事项的供述相互印证,部分细节有客观书证(如处罚决定变更文件)佐证,已形成完整证据链……被告人王小平作为足协纪律委员会主任,其行使的纪律处罚权具有公共管理属性,符合受贿罪主体要件……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王小平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那点强撑的“体面”彻底崩塌,眼神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