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651-660集)

苏小满第一个举手赞成,她觉得“站长做的饭肯定很特别”;林夏则躲在房间里写“遗书”,说要是自己被毒死了,就把论文留给小满;小桃抱着零食,准备随时“救场”。

傍晚,食堂里飘起了奇怪的香味——沈清月端上了第一道菜:“深海发光鱼汤”,汤是荧光绿的,里面飘着几只发光水母的“模型”(其实是用果冻做的),看起来像一碗“会发光的毒药”。“大家快尝尝,这汤里加了我新提取的发光蛋白,很有营养。”沈清月笑着说,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后瞬间皱起眉头,吐了吐舌头:“好像盐放多了。”

小满勇敢地喝了一口,结果刚咽下去,尾巴突然开始发光,像个会摇摆的荧光棒。“站长,你的汤有副作用!”小满跳起来,尾巴晃得食堂里的灯都跟着闪,“我尾巴发光了!”

林夏和小桃吓得不敢动,直到沈清月自己也喝了第二口,然后她的头发开始发光,一缕一缕的,像顶着个发光的蒲公英。“看来发光蛋白的稳定性还不够。”站长一本正经地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次要减少剂量,避免头发发光的副作用。”

最后,这顿“深海主题晚餐”以大家吃泡面告终——小满的尾巴亮了一整晚,成了科研站的“天然路灯”;沈清月的头发则亮了三天,期间她开会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盯着她的头发看,没人听她讲了什么。林夏在笔记本上写:“站长的厨艺,比深海怪兽还可怕——建议以后还是吃泡面吧。”

第657集:苏小满的“尾巴失控日”

苏小满的尾巴失控了。

起因是她早上起床时,不小心踩了一脚小螃蟹“小闹钟”,小螃蟹生气地用钳子夹了她的尾巴一下,结果从那以后,她的尾巴就像装了弹簧,到处乱晃,还会自己去碰东西——一会儿把林夏的笔记本电脑合上,一会儿把沈清月的咖啡杯推到桌边,一会儿还会偷偷摸小桃的零食袋。

“小满,你管管你的尾巴!它刚才把我写了半天的代码全删了!”林夏追着小满跑,小满则一边躲,一边试图用手抓住自己的尾巴,结果尾巴晃得更厉害,还把实验台的烧杯扫到了地上,“啪”地摔碎了。

沈清月闻声赶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苏小满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尾巴上还挂着个零食袋,林夏举着笔记本电脑在后面喊,地上碎了三个烧杯,小螃蟹“小闹钟”则在旁边举着钳子,像是在看热闹。

“苏小满,站着别动。”沈清月走过去,伸手轻轻按住小满的尾巴尖,她的指尖带着一丝凉意,小满突然觉得尾巴不晃了,乖乖地垂在身后。“你的尾巴跟你一样,吃软不吃硬。”沈清月笑着说,“刚才小螃蟹夹了你,它生气了,你要跟它道歉。”

小满蹲下来,对着小螃蟹小声说:“小闹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踩你的。”小螃蟹晃了晃钳子,爬过来用钳子碰了碰她的尾巴,像是在说“原谅你了”。从那以后,小满的尾巴再也没失控过,反而跟小螃蟹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小螃蟹都会爬到她的尾巴上,跟着她一起去实验室,活像个迷你“尾巴挂件”。

当晚,林夏给小满的尾巴拍了张照,发在科研站的微信群里,配文:“史上最乖的尾巴,以及它的专属挂件——小闹钟。”沈清月点赞,还评论:“建议小满以后出门,给尾巴挂个‘禁止乱晃’的牌子。”

第658集:林夏的“科幻电影梦”

林夏突发奇想,要拍一部“深海科幻电影”,主角是苏小满,剧情是“控水少女大战深海怪兽,保护科研站”。她拉着小满、小桃和沈清月当演员,自己当导演兼编剧,还把实验室的水母培养缸当成了“怪兽巢穴”,把潜水艇当成了“宇宙飞船”。

“小满,你等会儿要摆出很酷的姿势,说‘我以深海守护者的名义,命令你离开这里’!”林夏拿着剧本,对着小满比划,“然后你用控水术把‘怪兽’(其实是小桃穿的水母形状玩偶服)冻住,记得要表情严肃,不能笑!”

苏小满点点头,可等小桃穿着玩偶服一出场,她就忍不住笑了——小桃的玩偶服太大,走起路来像个摇摇晃晃的气球,还总不小心撞到实验台,把水母培养缸震得水花四溅。“怪兽大人,你能不能慢点走?”小满笑着说,控水术没控制好,把小桃的玩偶服冻成了半透明的“水母冰雕”,小桃在里面动不了,只能喊:“导演!救命!我被主角冻住了!”

沈清月饰演的“科研站站长”,本来要穿着白大褂,拿着对讲机说“小满,我们支持你”,结果她刚开口,就看到小满的尾巴不小心扫到了林夏的摄像机,摄像机“啪”地掉在地上,镜头对着天花板,拍了一整晚的灯管。

“我的电影梦碎了!”林夏坐在地上,抱着摄像机哭丧着脸,小满走过去,用控水术把摄像机举起来,尾巴尖还顶着个迷你投影仪,把白天拍的片段投在墙上——虽然画面晃得厉害,小桃的玩偶服总掉,沈清月的台词还说错了好几次,但看起来却很有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这样也很好啊。”沈清月笑着说,“我们的电影,叫《深海搞笑小分队》,肯定比科幻片好看。”于是,林夏的“科幻电影梦”变成了“搞笑纪录片”,里面记录了小满的尾巴扫倒摄像机、小桃的玩偶服卡住、沈清月说错台词的各种片段——后来这部纪录片在科研站的内部放映会上,笑倒了一片人,还被评为“年度最佳搞笑作品”。

第659集:小桃的“海豚语言课”与神秘的“气泡密码”

小桃最近彻底扎进了“海豚语言研究”的坑里,自费网购的《海豚沟通指南》被她翻得卷了边,封面上还贴满了彩色便利贴,写着“海豚摇尾=开心”“喷出水柱=打招呼”之类的“知识点”。每天天不亮,她就抱着个粉色扩音器蹲在科研站甲板上,对着海里的海豚群扯着嗓子喊,声音比清晨的海鸥还响亮:“小海豚!早上好呀!今天吃的沙丁鱼新鲜吗?”“那只背鳍上有疤的!我昨天给你的鱼干好吃不?”

可海豚们的反应,顶多是甩甩尾巴溅她一身水,或者集体潜到水里躲清净——唯独那只叫“疤疤”的成年海豚,偶尔会跃出水面,喷一道两米高的水柱,像是在敷衍“知道了,别喊了”。

“肯定是我的‘教材’不够专业!”小桃把扩音器往地上一放,托着下巴盯着海面叹气,刚好撞见苏小满晃着尾巴来甲板喂鱼。小满的“水下听觉”能模糊听懂海洋生物的简单情绪,此刻正笑着揉小桃的头发:“疤疤刚才在说,你喊得它头疼,想把你的扩音器叼去海里当玩具。”

“真的假的?”小桃眼睛瞬间亮了,抓着小满的胳膊晃来晃去,“小满姐,你能不能当我的‘翻译官’?我想跟疤疤对话!我怀疑它们知道深海里的秘密!”

架不住小桃的软磨硬泡,小满只好答应帮忙。两人搬了张折叠椅坐在甲板上,小满闭着眼,尾巴尖轻轻点着海水,把海豚的“叫声”转化成模糊的情绪信号:“疤疤说,昨天你给的鱼干太咸了,它要喝三升海水才能解渴;还有,它讨厌你的扩音器,声音像‘生锈的潜水艇螺旋桨’。”

小桃脸一红,赶紧把扩音器收进包里,换了个小本子,开始给海豚们喂新鲜的磷虾:“那我不喊了,我们用‘手势’交流好不好?”她学着书里的样子,举起右手比了个圈——据说是“问方向”的意思,结果疤疤突然猛地跃出水面,对着科研站的东北方向,连续喷了三个大小不一的气泡,然后“啪嗒”一声落回水里,甩着尾巴不见了。

“这是什么意思?”小桃挠着头,把气泡的形状画在本子上——第一个像圆形,第二个是三角形,第三个居然是歪歪扭扭的“√”。小满也皱起眉,刚才她隐约听到疤疤的情绪里带着“紧张”和“提醒”,可具体是什么,却听不真切。

两人正琢磨着,林夏抱着笔记本电脑冲了过来,头发乱得像鸡窝:“你们快看!我刚才分析深海探测器的数据,东北方向30海里处,有一片海域的气泡浓度异常,而且……”她把屏幕转向两人,上面的气泡分布图赫然显示着——一串由圆形、三角形、歪歪扭扭的“√”组成的气泡群,跟疤疤喷的一模一样!

“这不是巧合!”小桃激动地站起来,差点把椅子碰倒,“疤疤在给我们传信号!它肯定发现了什么!”

三人去找沈清月时,站长正在实验室里给小螃蟹“小闹钟”喂虾干——自从小闹钟成了“作息监督员”,沈清月对它的待遇直线上升,连专属的小食盆都是玻璃做的。听完整件事,沈清月放下食盆,扶了扶墨镜(自从镜片裂了道缝,她反而戴得更频繁了,说是“新时尚”):“东北方向是‘暗礁区’,探测器一直进不去,说不定真有东西。”

当天下午,四人坐着潜水艇出发了。小满负责用“水下透视眼”探路,小桃抱着扩音器(这次调了最小音量)准备跟疤疤“对接”,林夏盯着探测器屏幕,沈清月则握着方向盘,时不时瞥一眼窗外——突然,小满喊了一声:“前面有个洞!”

潜水艇缓缓靠近,才发现那是个藏在暗礁后面的海底洞穴,洞口飘着大量跟疤疤喷的一样的气泡。小满打开潜水艇的探照灯,洞穴里居然堆着一堆生锈的金属碎片,碎片中间,躺着一只受伤的小海豚,尾巴上缠着渔网,旁边还放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盒子表面刻着奇怪的花纹,气泡正从盒子的缝隙里冒出来。

“是疤疤的孩子!”小桃一眼就认出来,小海豚的背鳍上也有个小疤,跟疤疤的位置一模一样。小满立刻解开潜水服,用“控水术”轻轻托起小海豚,小心翼翼地把渔网解开;林夏则凑过去看那个金属盒子,刚碰了一下,盒子突然“咔嗒”一声弹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画着……科研站的地图,还有一个圈,刚好圈住了生物实验室的水母培养缸!

“这是谁放的?”林夏吓得差点把纸条扔了,“难道有人早就盯上我们的实验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清月把纸条折好放进兜里,摸了摸小海豚的头:“先把小家伙送回去,气泡和纸条的事,回去再查。”返程时,疤疤一直跟着潜水艇,时不时用背鳍碰一下潜水艇的窗户,小满笑着翻译:“它在说‘谢谢’,还说以后有危险会再给我们喷气泡——不过这次要给它带不咸的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