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带着医疗队进去时,发现炮楼里还关着两个姑娘,头发凌乱,脸上全是泪痕。“俺们是被抢来的,”其中一个哭着说,“多谢你们救了俺们。”
二、扩军到三百
龙王庙炮楼的胜利像长了翅膀,周边村镇的人听说了,都往青石镇跑。有个叫赵铁柱的铁匠,背着打铁的锤子就来了:“俺能给枪膛淬火,还能造土炸弹!”一个戏班班主带着八个徒弟,说:“俺们会翻跟头,能从炮楼后面的峭壁爬上去!”
李明远把队伍扩编成三个连:一连守青石镇,二连负责扫荡周边,三连专门训练新兵。周小满的名册记了满满两页,连私塾先生都把儿子送来,说:“吾儿虽文弱,尚可传递书信。”
武器不够,李明远就让赵铁柱带着几个铁匠,把缴获的破枪拆开,好零件凑一起,坏的改造成砍刀。老乡们也送来家里藏的老物件:有爷爷传下来的鸟铳,有打野兽的土炮,甚至有犁地的铁犁,被赵铁柱改造成了“土坦克”——推着厚实的木板,能挡子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队伍刚练完刺杀,就有个穿军装的骑马跑来,翻身下马敬礼:“李营长,军分区命令,让您率部扫清县城外围的五个炮楼,配合主力攻打县城!”他递过一封鸡毛信,“这是地图和联络暗号。”
李明远展开地图,五个炮楼像钉子一样扎在县城周边,其中黑风口炮楼最险,建在悬崖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能上去。“好!”他拍板,“三天后出发,先打最近的卧牛岭炮楼!”
三、智取卧牛岭
卧牛岭炮楼的伪军是个老兵油子,姓黄,据说以前是国民党的连长,投了鬼子后更油滑,白天睡觉,晚上带着人去附近村子抢东西,百姓敢怒不敢言。
李明远让人扮成送粮的,推着两车小米往炮楼走。黄队长果然在炮楼里打盹,听见动静探出头:“什么人?”
“黄队长,俺们是青石镇的,皇军让送粮来。”扮成粮贩的老兵故意压低声音,塞过去一个油纸包,“这是镇上最好的烧肉,孝敬您的。”
黄队长眯着眼打开,肥肉的香味飘出来,他咽了口唾沫:“进来吧。”
刚进炮楼,李明远带着人就从粮车底下钻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伪军。“缴枪不杀!”黄队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住了。卧牛岭炮楼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缴获了四门迫击炮——这可把新兵们乐坏了,围着迫击炮摸来摸去。
四、黑风口的硬骨头
黑风口炮楼的鬼子是个曹长,据说参加过诺门坎战役,打仗不要命,炮楼里还拴着两条狼狗,百姓都说那炮楼是“阎王殿”。
李明远观察了三天,发现炮楼每天清晨会派一个小队下山打水。“有了!”他让春燕的医疗队熬了些加了蒙汗药的肉汤,让两个老乡扮成送水的,故意在打水的路上“摔倒”,肉汤洒了一地。
鬼子小队果然骂骂咧咧地走过来,见肉汤还热着,有个兵痞就捡起地上的肉吃了起来,其余的也跟着抢。没走多远,就一个个瘫倒在地。
“上!”李明远一挥手,队伍顺着羊肠小道往上冲。炮楼里的曹长听见动静,带着狼狗就冲了出来。狼狗扑得极快,一口咬住了一个新兵的胳膊,那新兵疼得大叫,却死死抱住狼狗的脖子不放。李明远抬手一枪,狼狗应声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