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为民学论》,在辩论会结束的时,就被无数人用惊人的热情疯抢传抄。
“快!快抄录下来!”
“纸呢?我的纸呢?谁有笔墨?借我用用!此等千古奇文,要是不能亲手抄录,真是毕生的遗憾!”
“别挤!都别挤!让我看一眼!就看一眼那句‘穷经皓首,若不能为饥民谋一粒粟,则经义与废纸何异’!”
整个国子监广场,陷入了一种对知识与真理的原始渴望之中。
之前那些看不起萧济安的监生们,此刻却争先恐后的围着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一个字一个字的将那篇足以颠覆他们三观的文章,誊抄在自己的衣襟上、书卷上,甚至是手掌上。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而亲手抄录下这篇注定要名垂青史的檄文,就是他们参与历史的最好证明。
那些被挡在外围,无法靠近的百姓和士子,更是心急如焚。
“兄台!能不能把你抄录的雄文,借小弟看一眼?”
“这位公子,您那份墨宝,我出十两银子买了!”
“一百两!我出一百两!我只要那句‘学不济世,何以学为’!”
辩论会结束不到半个时辰。
《为民学论》的完整内容,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出现在了京城各大书局和印刷作坊的案头。
那些嗅觉敏锐的书商们,瞬间就意识到,这是一笔足以让他们名利双收的大生意!
“快!快!把手头所有的活都停下!立刻排版!印!给我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墨,连夜把这篇文章印出来!”
“加钱!给刻版的师傅加钱!谁能在天黑之前刻出第一版,我赏他一百两银子!”
“不光要印单张的,还要做成册子!封面就用烫金的!书名叫《济世亲王文集》!”
整个京城的印刷行业,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
而那些从国子监亲耳听到那篇文章的学子们,则成了第一批“传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