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全一番连消带打,又拉又吓,总算将这泼天的祸事,暂时从北地头顶挪开。
他心中门儿清,北地如今仍是贫瘠之地,底子薄的很。
那大渊朝虽已是风中残烛,却未到油尽灯枯之时。
更何况,北凉蛮国这两个坏胚,还在暗处盯着自己。
北地处三国夹缝,若过早树起反旗,引来三方围攻,那乐子可就大了。
“我得意的苟~我得意的苟~有吃有喝美滋滋~~~”
“名和利啊~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陈大全哼着小曲告诫自己:发育,别浪!
他心中头等大事,乃是发展民生,增殖人口,积累财富,升级他那宝贝系统。
想想,要不是有了步枪、火箭筒什么的,自己能轻易当“共主”、揍太监?
当然,吃香喝辣,舒坦度日,于他而言亦是顶顶要紧的!
每每出征,骑马颠的胯骨生疼,风餐露宿,哪有窝在山庄泡温泉、吃火锅来的惬意?
再说那场“胜利成果展”,效果拔群。
各地霸军头领见堆积如山的朝廷制式兵器、将领铠甲,一个个又敬又畏。
离了虎尾城时,恨不得三步一叩,五步一揖。
返回驻地后,无不老老实实为陈大全牧守一方。
......
陈大全心满意足返回一线岭。
一脚踏入西岭山庄,他便如鱼儿回了水,立刻开“糜烂”模式。
反正政务、军务、商事各有半仙、项平等人打理。
他陈大城主,每日只抽一个时辰,听听汇报做些批示。
譬如“good”、“ok”、“闹事丢去劳改营”之类。
......
话分两头。
且说那袁明俭,领着三万“得胜凯旋”的残兵败将,一路南归,终是抵达大渊京城。
入城之时,虽竭力摆出雄壮之姿,然队伍亦不如去时齐整,难免惹来些窥探目光。
入宫面圣,自有章程。
那北地带回的稀罕“特产”:盐酒糖茶,底料泡面火腿肠等,由黄德禄私下献于皇帝。
而袁明俭在前朝的奏表,经黄德禄指点,写的是花团锦簇,滴水不漏!
但见那奏章之上,北地被描绘成穷山恶水、瘴疠横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