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带来了自己的老物件,还有老物件的照片和故事,围在一起聊得热热闹闹。
鉴砚台盒的男人举起酒杯:“苏师傅,谢谢您帮我们读懂了老物件的心思,祝您新年快乐!”
苏明站起来,双手举杯:“也祝大伙儿新年快乐,祝老手艺薪火相传,祝老物件藏情永驻!”
酒杯碰撞的声音、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的聊天声、老物件的故事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
刚过霜降,村里的霜气裹着桂花香,养老点的老人们正围在院子里晒太阳。
苏明揣着新整理的老物件故事笔记,想去工作室把笔记归到书架上。
刚走到工作室门口,就看见个穿中山装的老爷子,手里抱着个锦盒,站在门口张望。
老爷子看见苏明,连忙上前:“你就是苏明苏师傅吧?我专程从省城来的。”
苏明笑着点头:“大爷,我是苏明,快进屋坐,外面凉。”
老爷子跟着进屋,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苏师傅,你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我父亲留下的老竹编。”
锦盒里是个竹编鼻烟壶套,一寸见方,编着福寿图案,纹路细得像发丝。
苏明屏住呼吸,轻轻捏起来,手指顺着纹路慢慢摸:“大爷,这是‘微丝编’,是咱这一带顶尖的老手艺,至少有六七十年了。”
老爷子眼睛一亮:“真的?我父亲当年是做茶叶生意的,说这是老艺人定制的。”
苏明翻过鼻烟壶套,指着眼角的暗纹:“你看这隐蔽的‘暗八仙’图案,得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竹丝编,当年能做这个的,没几个。”
张大爷凑过来,眯着眼看:“这手艺真绝了,比头发丝还细的竹丝,咋编出来的?”
苏明又闻了闻竹丝的味道:“你再闻闻,有股淡淡的樟香味,当年编的时候泡过樟树叶水,防虫防潮。”
他用手指轻轻刮了刮竹丝:“你看这包浆,是常年摩挲出来的,温润发亮,没有一点做旧的痕迹。”
老爷子激动地说:“苏师傅,你说得太对了!我父亲总说这是他最宝贝的东西,不让任何人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