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定制的

“苏爷爷,编竹编真不容易,我奶奶当年肯定吃了不少苦。”小伙子说。

苏明笑着说:“学手艺哪有不吃苦的,我当年学的时候,手上的刺比你头发还多。”

小伙子点点头:“我以后要多陪奶奶,听她讲当年学手艺的故事。”

入秋后,天气转凉,苏明给工作室的陈列角装了个玻璃柜,防止老物件落灰。

他把之前鉴过的砚台盒、小竹筐的照片贴在柜子上,旁边写着它们的故事。

有个学员问:“苏叔,你为啥要记这些故事?”

苏明说:“老物件是死的,故事是活的,记下来,后人才能知道这些老物件的来历。”

张大爷点点头:“苏明说得对,老故事和老手艺一样,都得传下去。”

这天,苏明正在整理老物件的故事,之前那个鉴砚台盒的男人又来了。

他手里拿着个相册:“苏师傅,我找着我爷爷当年用这砚台盒的照片了,给您看看。”

照片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用砚台盒里的砚台磨墨,旁边摆着几本书。

苏明看着照片,眼里满是感慨:“你爷爷当年真精神,这砚台盒跟着他,也算没白忙活。”

男人说:“苏师傅,我把照片洗了几张,给您留一张,贴在陈列角。”

苏明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样一来,老物件就有了魂。”

年底的时候,那个鉴小竹筐的老太太让孙女送来了一筐自己种的红薯。

“苏师傅,这红薯是我自己种的,你尝尝鲜,谢谢你帮我鉴宝。”老太太的孙女说。

苏明接过红薯:“太谢谢大娘了,让她老人家多注意身体。”

村里评选“年度最美传承人”,苏明又被推选上了,这次他还是把奖状挂在了玻璃柜旁边。

除夕夜,村里比往年更热闹了,来找苏明鉴宝的人好多都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