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现实与虚假

他想起皇帝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想起少年天子在紫禁城深宫中对他说的话:"皇叔,皇室的尊严,不能只靠过去的荣光,更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维护。"

"福庆,"载沣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回去之后,你去找王忠,让他准备一份醇亲王府在天津产业的详细清单,让他明日一早呈上。"

"——包括每一处地产、每一间商铺、每一块田庄的盈亏情况,都要详细列出。"

"是,王爷!"福庆连忙应道。

载沣靠在车背上,闭上眼睛。马车继续向前行驶,天津卫的灯火在窗外流转。

他知道,回到府邸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如何在这三条路中做出抉择,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为皇室谋划一条生路。但此刻,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

皇帝的嘱托,皇室的尊严,还有那些在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都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皇室未来的道路。

载沣睁开眼睛,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或许正孕育着皇室新的生机。

暮色已深,醇亲王载沣的马车终于驶入了天津府邸的大门。朱红大门缓缓开启,两盏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映照出石阶前肃立的下人们紧张的面容。

"王爷回来了!"门房小厮一路小跑着通报。管事王忠闻言,三步并作两步从内院匆匆赶来,灰青色的长袍下摆随着急促的步伐微微晃动。

书房内,烛火摇曳。载沣端坐在紫檀书案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眉宇间凝着一层不易察觉的霜色。

王忠推门而入,先行了标准的请安礼,声音恭敬却掩不住一丝急切:"王爷,两位会计司郎官还未回府,正在各仓库盘查货物。随行下人已将天津城内所有皇室商业产业的账目迅速查封带回。"

载沣微微颔首,目光却始终未离开案上摊开的几份文书。

王忠见状,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叠记录详实的簿册,双手呈上:"王爷,这是今日下午两位会计司郎官对皇室天津所属商业产业账目查封的详细进展。"

"各产业掌柜起初多有反抗,但此次行动威慑力足够,加之各商号之间并未事先串通,故而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有账册均系现场封存,一册未漏。"

载沣接过簿册,指尖在封皮上轻轻摩挲,仍未言语。

"府上聘请的几位会计精算人才,"王忠继续汇报道,"已开始重新核账。不过王爷,有件事......"他犹豫了一下,"内务府会计司最新核定的产业账目,与天津各产业实际经营状况,似乎......"

"说。"载沣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如重锤敲在王忠心头。

王忠打了个寒颤,连忙将这些年在天津所见所闻与此次查账现况和盘托出:"回王爷,天津城内皇室各处产业,表面看来进行得如火如荼,繁茂非常。"

"尤其是英法美日等九个租界内的那各处商铺,还有日租界的码头仓库,生意兴隆得很。传言不少掌柜私下里积攒了不少家私,说今年的收益怕是要创下新高......"

载沣神色不变,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他缓缓打开身旁一个沉甸甸的檀木箱子,取出一叠盖有内务府朱红大印的账册。这些账册,是随行带来的内务府最新核定的产业账目。

"逐条说来。"载沣翻开第一本账册,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

王忠咽了口唾沫,开始对照汇报:"首先是英租界的'裕隆洋货栈',会计司账目上显示去年亏损三千余两,但据奴才得知,今年光是春季一季,就盈利了近四千两......"

"嗯。"

"'恒泰绸缎庄',会计司核定为保本经营,"王忠的声音越来越低,"但实际上,该店铺上月的纯利就有一千二百两,奴才还得知......"

载沣突然抬起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此时的书房内,烛火"啪"地爆出一个灯花,映照出醇亲王阴沉的面容。他缓缓翻开内务府账册,对照王忠的汇报,一笔笔核对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账册上,皇室在京畿地区的商业产业,超过一半标注为亏损,剩下的也大多只是保本或勉强盈利。

然而王忠汇报的天津各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商铺生意兴隆,仓库货物周转频繁,码头货运络绎不绝。

各处掌柜的上报中,却是洋货物美价廉,挤占市场经营困难。

载沣看到王忠呈上的册子却满是"盈利颇丰"、"客源稳定"、"前景大好"之类的字眼。

载沣的指尖在账册上缓缓滑动,眼神愈发冷凝。内务府核定的数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异,如同一道鸿沟,横亘在他的眼前。

"继续。"载沣的声音很轻,却让王忠后背一凉。

随着王忠的汇报,载沣发现,不仅仅是名个外国租界内的产业,就连城内的一些老字号商铺,如"聚源钱庄"、"德昌茶庄"等,在内务府账目上不是亏损就是微利,但实际上却是顾客盈门,财源广进。

更不用说各处房产用途,多与现实不符。

"......天津城内各处皇室产业,表面看来经营得法,尤其是英租界和日租界的商铺,盈利颇为可观。"王忠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细不可闻。他偷偷抬眼,瞥见王爷正专注地翻阅着内务府带来的账册与今日带回来的部分账目,眉头越皱越紧。

王忠汇报完毕,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载沣的脸色。

载沣没有立即表态,却在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