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关键的研究发现(四千字大章)

中部绿洲平原主要分布于祁连山、龙首山之间,呈狭长带状。地面多冲洪积覆盖,地势较平坦,海拔1400~2500米,为县内主要的粮、油、果、菜产区。1.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于西大河、东大河和祁连山各沟谷水系的沟口处,即红山窑、新城子、东寨、六坝、南坝一带。由南向北倾斜,坡度3~10度不等,坡降1.25~5,为典型的扇状倾斜平原。2.洪积戈壁平原。分布于六坝至九坝一带,系东大河、武威市西营河洪积而成,平坦广阔。大部分呈砾石戈壁。3.冲、淤积沙土平原。分布于东大河、西营河洪积戈壁平原以北的水源、朱王堡一带。地势平坦,风化剥蚀缓慢,沟谷宽浅呈蛇曲状,局部呈牛轭湖泊,少数地段因地下水潜蚀形成湖沼,20世纪80年代后,地下水位下降湖沼干涸,但仍可见湖沼地貌痕迹。

永昌县地处中纬度,深居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常年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悬殊,四季中春暖回缓,夏无酷暑,秋温骤降,冬无严寒。受地形影响,县境内分三个气候区:川区温和极干旱及温凉干旱气候区,浅山区温寒干旱及寒冷半干旱气候区,山区寒冷湿润及高寒很湿润气候区。惯称川区气候,浅山区气候,山区气候。

川区包括朱王堡镇、水源镇和河西堡镇、六坝镇团庄等地,海拔在1400~17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8℃~7.6℃,最热月(7月)为19.5℃~24.6℃,最冷月(1月)为-10.6℃~-10.4℃。无霜期136天至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毫米~180毫米,年日照时数2959~2962.7小时。

浅山区包括城关镇、焦家庄镇、东寨镇、六坝镇部分地区和新城子镇、红山窑镇的农业种植区,海拔在17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7.0℃,最热月(7月)为14.5℃~19.5℃,最冷月(1月)为-13.1℃~-10.4℃。无霜期115天至145天。年平均降水量170毫米至320毫米,年日照时数2285.5~2959小时。

山区海拔在2500米至4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0℃~1.2℃,无霜期小于110天,年平均降水量320毫米至400毫米,年日照时数小于2285小时。无夏季,冬季长272天,春秋二季相连。雨量丰富,气候湿润。

2023年,永昌县日照时数2895.1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2℃,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5.7℃,年平均气温7℃,大风日35天,年总降水量183.2毫米。

永昌县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和泉水为辅。全县水资源可利用多年平均总量5.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量4.37亿立方米(东大河2.74亿立方米、西大河1.42亿立方米、18条小沟小河0.21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371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0.46亿立方米。2020水利年度东、西大河来水量5842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850万立方米。至12月31日,三大水库蓄水总量14700万立方米。[26]

2023年,永昌县水利年度,东、西两大河流来水量37768.81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9703.39万立方米。其中,东大河来水量25118.38万立方米,较上年减少6571.42万立方米;西大河来水量12650.43万立方米,较上年减少3131.97万立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大水库蓄水总量8252.87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36.8%。全年引硫济金工程引水2882.59万立方米。

(https://www.mbaoga.cc/56219_56219775/12332699.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