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居然真的办成了这件天大的事。”
“能直接炼出钢铁的熔炉啊……”
“能省下多少成本?又能提升多少钢铁产量呢?”
“太令人震惊了……”
这些来自工部的大臣皆为于谦慎重挑选之人,其中或许有的脾气性格不合甚至效忠其他势力对现有皇帝多有不满,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极具真才实学。此刻只需一眼便能看出,这个外形奇特结构特殊的炉子背后暗藏着怎样不可思议的价值。
等众位大臣渐渐镇定下来,于谦随即开始讨论紧急开展大规模钢铁量产的方案。朱祁钰在一旁静听了一会儿,起初还能勉强跟上话题,随着涉及的技术细节增多,渐渐头昏脑胀。原本连日操劳就已疲惫不堪,于是干脆披上厚实外套回到书房暂时小憩一会。待再次醒来发觉已过去许久。
于谦早已先行离去,诸多紧要事务正需他奔波忙碌根本分身乏术。反观周围的工部官员较此前似乎增多了,部分围拢在炼钢炉附近评头论足,另一批人则留在书房之外低语相商。
这锅咱一起背
朱祁钰斜瞄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兴安,便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工部大臣一直在书房外候着。
想必是自己这个近侍把这些天的劳累以及难得休息的情况透露给了他们,于是大臣们才不敢轻易打扰。
否则就算皇帝不怪罪,单是心里那份忐忑不安就足够让他们坐立难安了。
毕竟,又有谁会在极度疲惫、沉睡正香的时候愿意被叫醒呢?
他们又不是于谦,在陛下那里地位如日中天。即便犯些小错,只要不是大错特错,恐怕陛下也只会包容他。
而他们不同,任何差池都可能是真实的过错。哪怕是细微的小错,也会被陛下记在心底。
在这个封建年代里,作为臣子的处境有多么敏感严峻,显而易见。
皇帝终究手握最高权柄!无需多言,一个微妙的念想便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不管是生还是死,光明抑或暗淡。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身上的倦意消散了许多,随即推开房门,把外面等候的大臣们都叫了进来。
等到人都到齐后,他率先开口:“诸位,谁能告诉朕,高炉什么时候可以大规模建造,钢铁何时可以正式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