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才刚刚起步,要想完全见到成效,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令人欣喜的是,已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相信要不了多久,赞赞便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养活所有的人民。这一切都多亏了您的英明决策,赞美您。”
亚历山大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轻轻颔首,欣然接受了老人的称赞。
他神色温和,缓缓开口说道:“农民们起初会心生顾虑,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每当面对全新的事物,即便它有望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他们首先担忧的,必定是其中潜藏的风险。”
“虽说粮食增产无疑是好事,但歉收的恐惧,始终如影随形,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头。故而,鲜少有人胆敢轻易去冒这般风险。”
“其实无需对农民们加以强迫。只需确保所有村民都清楚知晓,那些尝试‘新’方法的农民究竟在做些什么。如此一来,日后他们自会依据实际成果,做出自己的判断。”亚历山大语气笃定地宣称。
他心中暗自思忖,待这些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农民,经过几年时间充分展示出新技术的成效,并向众人证明这并非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现象后,便可以开启下一个阶段——大力发起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倘若届时他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甚至可以将这项先进的耕种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必须遵循这种方法进行耕种,否则便会面临高额赋税,沉重的税负将令他们难以承受。
但就目前而言,亚历山大满心欢喜地看到,赞赞市全年的粮食安全已然得到了坚实的保障。毕竟,粮仓之中储备的粮食,足够赞赞市自给自足达两年之久。
……
与梅尼库斯交谈完毕后,亚历山大将目光转向坎比西斯,开始询问起工坊的相关情况,而更为关键的是,他委托坎比西斯妥善安排新来的铁匠。
“你们务必尽快建成新的车间。每耽搁一天,我们便会白白损失一天的收益。催促他们尽快打造出那些铲子。就是这样的铲子!”
说着,亚历山大当即在纸上勾勒出一幅铲子的草图,旋即迅速递给坎比西斯,示意她继续完善细节。
“这些铁匠的众多家人也会一同前来。所以一定要为他们建造足够数量的房屋,让他们能够安心定居。”
“另外,要精心挑选几位颇具潜力的学徒,安排他们在这些经验丰富的铁匠手下学习,让铁匠们悉心教导。我们必须确保学徒们能够学到师傅们所传授的所有技艺。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你能提高肥皂和玻璃的产量……”
随着亚历山大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接连不断地布置到坎比西斯身上,她不禁感到一阵头疼,无奈之下,只好开始将其中一些重要任务记录下来。
身为亚历山大的正妻,固然享有一定的尊荣与特权,但相应地,也肩负着诸多不可推卸的责任。
……
亚历山大自觉要讨论的事宜基本已安排妥当,正当他准备宣布结束这场会议之时,将军梅洛迪亚斯却在最后一刻突然插话道:
“大人,如今城里许多人都觉得拥挤不堪。这座城市最初的设计容纳人数仅为十万,可如今的人口数量,却几乎快要达到这个数字的两倍。即便算上那些即将加入的铁匠家族,人数必然会远超此数。”
与此同时,城内各类新建的大型建筑正如火如荼地拔地而起。图书馆和体育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正如迪亚戈西斯所言,崭新的公寓楼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几乎每日都有新的车间落成,就连各式各样寺庙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您已然下令建造一座全新的巨型圆形剧场,我儿子时常念叨,他与您一同在凯拉参观过的那间巨型澡堂。我猜想,您也打算在赞赞这里建造一座吧?”
的确,曾有一位梅洛迪亚斯的儿子,作为保镖跟随亚历山大前往澡堂。
在与亚历山大长久的相处过程中,梅洛迪亚斯早已对他的一些意图有所洞察。
于是,他紧接着又说道:“所以,我建议将东部军队的驻地迁移至城外。毕竟他们在城内并无太多紧要事务。”
“嗯……的确,这座城市如今愈发拥挤了。”
亚历山大还未来得及发表看法,便被坎比西斯打断。只见她眉头微微一蹙,迅速接过人口过剩这个话题,补充道:
“城卫……呃,警察们如今已是忙得焦头烂额,竭尽全力维持城市秩序。盗窃、抢劫、酒馆斗殴,甚至是赤裸裸的谋杀事件,此起彼伏,到处都在上演,而且丝毫看不到平息的迹象。”
“就在上周,咱们这儿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珠宝抢劫案,还燃起了三起小火情。多亏众人反应迅速,否则,就连图书馆都可能毁于一旦。唉,巴塞洛缪一直向我讨要人手,可我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亚历山大听闻此言,不禁眉头紧皱,赶忙附和道:
“城里的秩序竟已糟糕到这般田地?你为何不早些告知我?今日便调拨两百军队给他!”
“啊啊……”此刻轮到坎比西斯面露尴尬之色。
事实上,她在描述过程中,对情况进行了诸多夸大,将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描述成了反复出现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