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免去一场战乱

禁军接过路引,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正要放行,突然,一名禁军将领走了过来。

“等等!我瞧你们有些面生,不像是在金陵城常走的商人。”禁军将领说道。

朱瀚心中一紧,但脸上仍保持着镇定:“官爷,我们确实是做小生意的,平时很少来金陵城。这次是为了进点稀罕货,才跑这一趟。”

禁军将领冷笑一声:“是吗?那我再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进的什么货?从哪里进?应天府可有熟人?”

朱瀚一一回答,没有露出丝毫破绽。禁军将领思索片刻,仍有些不放心,正要再盘问,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抓刺客!抓刺客!”

禁军将领和禁军们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纷纷朝着喧闹声的方向跑去。朱瀚等人趁机迅速通过城门,离开了金陵城。

当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后,确定安全了,才停下脚步,长舒了一口气。

“王爷,好险啊。若不是那阵喧闹声,我们恐怕难以脱身。”陆谦说道。

朱瀚微笑道:“这是天助我们也。看来我们的运气还不算太差。”

朱标道:“王叔,那我们接下来就前往应天府吗?”

朱瀚点头道:“没错。我们立刻前往应天府,争取在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为守诏之事继续努力。”

朱瀚等人一路马不停蹄,朝着应天府疾驰而去。

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被朱元璋派出的追兵赶上。

“王叔,应天府真能如我们所愿,得到众多支持吗?”

朱标骑在马上,眉头微蹙,心中仍有些担忧。

朱瀚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目光坚定道:“标儿,应天府乃大明旧都,当年先皇在此打下根基,诸多老臣和百姓都对先皇忠心耿耿。只要我们将事情说清楚,定能唤起他们的共鸣,为我们守诏之事助力。”

陆谦也在一旁附和道:“太子殿下放心,王爷此计定能成功。那些老臣对先皇的感情深厚,绝不会坐视先皇之诏被篡改。”

众人一路交谈,不知不觉间,应天府的城门已隐隐出现在眼前。

“终于到了。”朱瀚长舒一口气,看着应天府的城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进了城,只见应天府内虽不如金陵城那般繁华热闹,但也处处透着古朴与厚重。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我们先找个地方落脚,再做打算。”朱瀚说道。

于是,他们找了一家看似普通的客栈住了下来。安顿好之后,朱瀚便召集众人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如今我们已到了应天府,接下来该如何行动?”陆谦问道。

朱瀚沉思片刻,道:“我们先分头去打听一下,看看应天府内有哪些忠心于先皇的老臣,以及百姓们对先皇之诏的看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便各自出门去打探消息。

朱瀚独自走在应天府的街道上,心中思索着该如何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老臣。

突然,他听到前方一阵喧闹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围观一个说书人在讲书。

说书人站在一个小小的台子上,手持折扇,绘声绘色地讲着:“话说那当年,先皇朱元璋在应天府揭竿而起,带领着诸多英雄豪杰,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大明江山。那先皇之诏,便是大明的定海神针,蕴含着先皇对大明未来的无尽期望啊……”

朱瀚心中一动,这说书人讲的内容正与他们所谋之事相关。

他挤进人群,仔细聆听。

说书人接着道:“可如今,却有传言说,有人妄图篡改先皇之诏,这岂不是要断我大明的根基?若真如此,我大明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台下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这先皇之诏可不能改啊,那是先皇的心血。”

“就是,谁要是敢改,就是大明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