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风骨依旧

中年男人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浓浓的缅怀:“下葬的时候,好多人都哭了,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些不懂事的孩子,看着大人们哭,也跟着抹眼泪。大家都说,老支书走了,心里像空了一块似的。”

我们几个都沉默了,茶室里只有灯光在静静流淌。老支书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却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温暖了一个村庄,刻进了几代人的心里。他就像村口的老槐树,默默伫立,为乡亲们遮风挡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过了好久,老张才缓缓开口:“这大概就是老百姓的心意吧。你对他们好,他们记你一辈子。老支书用一辈子的付出,换来了全村人的真心相待,值了。”

“值了。”中年男人重重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却带着笑容,“现在村里建了个小纪念馆,里面放着我大伯当年的军功奖状、军职证明,还有他用过的锄头、拐杖,以及村民们写的感谢信。每次村里的孩子放假,老师都会带他们去看看,给他们讲我大伯的故事。”

“我堂哥现在也快退休了,他时常回村里看看,帮着解决些实际困难,就像我大伯当年那样。他说,要把我大伯的念想延续下去,不能让村里的好风气断了。”

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公园里的灯光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中年男人站起身,这次我们没有再挽留,知道他该回家了。他握着我们的手,真诚地说:“今天能跟你们说这么多,我心里痛快。我大伯的故事,说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他在天上看着,也会高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送他到茶室门口,看着他推着自行车,消失在夜色里。自行车的铃声偶尔传来,清脆而遥远,像是在为那些逝去的岁月伴奏。

回到茶室,桌上的茶已经凉了,但那股淡淡的茶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我们几个慢慢收拾着茶具,谁都没有说话,心里却被一种沉甸甸的感动填满了。

老支书的故事,就像一杯醇厚的老茶,初品时或许觉得平淡,细细回味,却有甘甜,有苦涩,有温暖,有力量。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善良可以传递,坚守可以传承,平凡的人,也能活出不平凡的价值。

走出公园的时候,月光已经升了起来,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银霜。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近处的村庄在夜色里安静沉睡。我忽然想起老支书腰上缠着的军功奖状,想起他给孩子们煎的鸡蛋,想起他修的路、办的夜校,想起他去世时全村人自发的送别……

这些画面在脑海里交织,渐渐清晰成一个身影:一个穿着旧军装的老者,在田埂上走着,在教室里教着,在雨夜里背着病人奔跑着,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伫立着……他的身影不高大,却足以撑起一个村庄的天空;他的故事不华丽,却足以温暖无数人的心灵。

或许,这就是岁月深处最动人的风骨——于平凡中见伟大,于坚守中显真情。而那些像老支书一样的人,就像暗夜中的星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里,始终记得,什么是值得坚守的,什么是值得珍惜的。

茶香散尽,往事却在心底扎了根,像老支书亲手种下的庄稼,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