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军区家属院,陆家和顾家的小院被浓浓喜气包裹。
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囍”字剪纸,是孟淑兰亲手剪的,线条流畅,喜鹊登枝的图案栩栩如生,映着阳光格外鲜活。
院子里,几条彩色纸拉花在微风中轻盈起舞,仿佛也在为这喜庆的日子喝彩。
院子中央,那张崭新的枣红色方桌擦得锃亮,成了今日的“主角”。
为了容纳更多亲朋,邻居们热情地搬来了自家的方桌和条凳,拼凑在一起。没有奢华的筵席排场,却有满溢的、质朴滚烫的邻里情谊和发自肺腑的祝福,让这小院充满了人情味的暖意。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院子一角,那几样用红绸带精心扎系、闪着崭新光泽的“硬货”——顾家为迎娶新媳妇陆云瑶准备的“三转一响”!
一辆锃亮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钢圈反射着阳光,车把和铃铛都擦得亮晶晶。
一台簇新的蝴蝶牌缝纫机,机头盖着红布,静静地立在那里。
一块精致闪亮的上海牌全钢手表,被妥帖地放在铺着红丝绒的盒子里。
还有一台体积不小的红灯牌收音机,喇叭口系着小红花。
这几样在那个年代堪称“顶配”的聘礼,无声地诉说着顾家对这门亲事的郑重和对新媳妇的无比满意,引得前来道贺的邻居们啧啧称赞,成了小院里除了新人外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灶房里,才是真正热闹幸福的源泉。
炉火正旺,锅铲叮当,蒸汽氤氲着弥漫开来,交织成最诱人的烟火气。
孟淑兰系着围裙,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几个平日里关系最要好的军属嫂子也早早过来帮忙,大家说说笑笑,手上麻利地忙碌着,灶间充满了女人们爽朗的欢笑声和锅碗瓢盆的和谐交响。
大铁锅里,红烧肉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油润润的小泡,浓郁的酱香裹挟着肉香,霸道地钻入每个人的鼻腔,勾起无限馋涎。
旁边灶眼上,金黄的鸡蛋韭菜在热油里欢快地跳跃,散发出诱人的蛋香;醋溜白菜的酸香清新爽利,土豆丝炒得根根分明,泛着油亮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