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哈哈一笑,颇为自得地拍了拍被金光索缚住的黑虎:“此乃上古异种,蕴含一丝先天风雷本源,性烈难驯,我欲寻一脚力久矣,今日合该我得之。”他心情大好,又感念申公豹相助之谊,便热情邀约:“申道友,你我在此相遇便是有缘。若不嫌弃,可随我去三仙岛盘桓数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以谢方才援手之情。”
申公豹正愁无处可去,闻听此言,岂有不允之理?当下便应承下来。
于是,赵公明施展法力,将那黑虎暂时封入一件法宝囊中,便与申公豹一同驾起云头,往东海三仙岛方向而去。一路上,两人言谈甚欢。申公豹本就心思玲珑,善于言辞,此刻刻意结交,更是将自身见识与口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从道法玄妙谈到洪荒轶事,竟让赵公明觉得颇为投契。
言谈间,申公豹自然也进一步确认了赵公明的身份,心中更是火热。他深知这位在截教中地位尊崇,而且性情据说极为耿直豪爽,急公好义,最是看不得不平之事。
飞行数日,眼见距离三仙岛已不远,申公豹见时机已然成熟,忽然间,他毫无征兆地放声大哭起来。这哭声悲切凄惨,闻者心酸,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赵公明正与他讨论一门神通变化,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弄得一愣,忙按住云头,关切问道:“申道友,你这是何故?方才还好好的,为何突然如此悲伤?若有难处,但说无妨,赵某或可为你分忧。”
申公豹泪如雨下,抽噎着,开始将自己满腹的“委屈”娓娓道来。他如何一心向道,拜入玉虚宫门下,如何勤勉修行,却因跟脚出身(他暗示自己非人族正统)始终不得师尊元始天尊看重;如何那姜子牙资质平平,仅因奉命封神,便得赐打神鞭、杏黄旗等重宝,被委以重任,享尽尊荣;而自己空有抱负,却屡遭轻视,甚至因些许小事便被斥责,在昆仑山备受冷眼。
说到“动情”处,他更是捶胸顿足:“道兄你有所不知!那姜子牙助那西岐叛逆,与我大商为敌。我不过念在同门之谊,前去劝说几句,他竟丝毫不顾情面!我亦有几位好友,皆是义气之士,见那姜子牙欺人太甚,前去与他理论,谁知…谁知那文殊广法天尊,竟不顾身份,暗中偷袭,将我那四位好友…尽数打杀了啊!呜呜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备受歧视、怀才不遇的受害者,将姜子牙和阐教描绘成仗势欺人、心狠手辣之徒。尤其强调了“文殊偷袭”致死好友,更是刻意激化矛盾。
赵公明本就性子刚直,极重义气,平生最恨的就是这种“倚强凌弱”、“仗势欺人”之事。他听着申公豹的哭诉,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尤其是听到文殊天尊竟然出手偷袭,打死申公豹的几位好友时,不由得勃然大怒,须发皆张:“岂有此理!那阐教门人,未免也太过跋扈!元始师伯怎能如此偏袒?同门相争,竟下此毒手,还有何道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