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渊瞳之影,星炬如芒

一处关键节点,需要将一块巨大的、蕴含洪荒地火精华的“熔心岩”与星灵族的“耀光水晶”进行能量核心对接。

负责此处的是一位磐石部落的老符文匠和他的团队,以及一位年轻的星灵技师。

“不行!你们的灵能太‘锐利’了!”老符文匠指着能量监测仪上剧烈跳动的指针,对星灵技师吼道,“熔心岩的能量厚重磅礴,需要的是引导和包容,不是你们这样强行注入!会炸的!”

年轻的星灵技师面容精致,带着星灵族特有的矜持与理性:“根据计算,只有将灵能聚焦至‘穿透’模式,才能有效激活熔心岩内部87%的惰性能量。你们的‘引导’方案效率太低,无法满足星炬主体的能量需求。是你们的符文结构过于……原始。”

“原始?!”老符文匠气得胡子都在发抖,“这是圣师传承下来的‘地脉共鸣术’!你懂什么!”

类似的摩擦在工地上并非个例。

潜影舰队的工程师要求对已经铺设完成的洪荒符文区进行“隐匿化”改造,认为其能量签名过于明显,会成为弱点,却遭到了洪荒工匠的强烈抵制,认为这是对圣师之道的亵渎。

方舟的网络协议在接入某些依靠血脉传承的妖族信念符文时,频频出现“无法识别”的错误,进展缓慢。

这些技术路线的争执,背后是深层次的文明差异与信任隔阂。

虽然高层达成了同盟,但落实到具体执行的层面,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一点点文化优越感,便成了阻碍融合的细沙碎石。

小主,

青禾穿梭在巨大的构件之间,万灵同心符让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细微的抵触与焦虑。

她时而停下,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调解争执,引导双方寻找折中方案;时而亲自出手,调动山河鼎的秩序之力,抚平不同能量间的排斥。

她就像一根绷紧的弦,既要协调宏大的建设,又要弥合细微的裂痕。

---

这一天,一场不大不小的事故,终于将潜流的矛盾掀上了水面。

在星炬主体的一处支撑结构上,需要进行一次关键的“多能量流并行测试”,同时启动洪荒符文、星灵水晶和潜影导管。

负责主导的是岩砾和一位潜影舰队的高级工程师,名为“影痕”。

测试开始前,影痕再次提出:“根据我们的风险模型,建议将洪荒符文的输出功率降低15%,并为星灵水晶加装我们特制的‘虚空缓冲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能量湍流。”

岩砾直接摆手:“不行!降低功率会影响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奠基!加装缓冲器?谁知道你们那东西会不会影响符文与山河鼎本源的共鸣?这是星炬,不是你们的潜影舰!”

影痕金属面罩下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这是最优解。否则,能量过载风险将提升至42%。”

“在我的工地上,我说了算!”岩砾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按原方案,启动!”

能量流被同时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