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烈焰滔天,未雨绸缪

苏瑾那盆“冷静的冷水”终究未能完全浇灭曹操席卷南方的雄心,但确实让南征的步伐多了几分审慎。大军南下的时间推迟了数月,期间,玄武池的水军训练愈发刻苦,夏侯惇甚至设法招募了一批熟悉江河水性的士卒充当教头。后勤方面,在荀彧的主持和苏瑾的协助下,防治南方瘴疠的药材被大量采购、配制、分装,随军医官也接受了基础的南方疾病诊治培训。

然而,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建安十三年秋,刘表病故,次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扶持下继位,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实则二十余万),几乎未做抵抗便举州投降。消息传回,曹操大喜过望,那被苏瑾谏言压下的急躁与骄矜再次抬头,认为天命在己,战机不可失,遂亲率大军,包括大量新降的荆州水军,浩浩荡荡,顺流东下,直逼江东。

苏瑾作为重要的后勤与医疗统筹人员,亦随军前行。越往南,天气愈发潮湿闷热,北方士卒的不适应开始显现,中暑、腹泻、皮肤病患者日渐增多。幸而准备充分,苏瑾带领的医疗团队全力救治,才未酿成大疫,但行军速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驻扎乌林,与江东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战舰连绵,旌旗蔽空,看似声势滔天。但苏瑾立于船头,能量感知蔓延开去,却能清晰地“听”到水下暗流涌动,感受到空气中那份山雨欲来的压抑,以及……隐藏在江南水雾中,那锐利如箭的杀机。

中军大帐内,战前会议的气氛已不复当初邺城时的踌躇满志。接连几次小规模的水上接触,曹军水师表现拙劣,若非依靠数量优势和荆州降将支撑,几乎溃败。北地将领的骄气被打掉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面对陌生战法的焦躁。

“江东水军,仗着船小灵活,惯会偷袭!实在可恨!”一员将领愤愤道。

“我军将士,乘船尚且眩晕呕吐,何谈作战?”另一人忧心忡忡。

曹操面沉如水,手指敲击着案几上的地图,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诸公有何良策?”

有人主张用铁索连接战舰,减少颠簸,形成水上堡垒;有人建议多造投石机,远程轰击;还有人认为应避其水战锋芒,寻找地点登陆,以步骑决胜。

苏瑾依旧列席末位,听着这些争论,心中焦急。铁索连舟?这正是历史上火攻的完美前提!她不能再沉默。

“曹公,”她再次开口,声音在略显嘈杂的帐内显得格外清晰,“小女子以为,铁索连舟,万不可行!”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她。

“为何?”曹操看向她,眼神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