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献犁安民,立身之基

曹操回师的动静远比预想中更大。旌旗招展,甲胄铿锵,虽难掩征战疲惫,但那股子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依旧让伤兵营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苏瑾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挤出去观望,她依旧在伤兵区忙碌,只是能量感知悄然延伸,捕捉着那股越来越近的、如同蛰伏猛虎般沉凝而危险的气息。

中军大帐很快立起,一系列命令流水般发出,整个曹营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苏瑾很快接到了新的指令,因她表现卓越,被调入后勤辎重营,协助管理医药与部分文书工作,直接向荀彧麾下的一位功曹负责。这无疑是对她能力的认可,也让她得以接触到曹营更核心的运作。

然而,映入眼帘的状况比她预想的更糟。粮仓存余捉襟见肘,登记在册的流民数量却在与日俱增,大多是因战乱失去田地的兖州本地百姓,面黄肌瘦,眼神麻木。营寨外围,新开辟的屯田区进展缓慢,土地僵硬,农具简陋,效率低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焦灼,那是缺粮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

苏瑾沉下心来,一边高效地完成分内的医药调配和文书整理,其过目不忘的能力让她迅速掌握了后勤的庞杂数据;一边则利用空闲时间,在得到允许后,前往屯田区观察。

她看到骨瘦如柴的农夫,费力地挥舞着笨重的直辕犁,需要两三人协作,才能勉强在板结的土地上划开一道浅沟。效率低下,且极度耗费人力。一些老农看着贫瘠的土地,唉声叹气,眼中尽是绝望。

“这样下去,就算种下种子,收成恐怕也……”陪同的功曹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苏瑾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开。土质尚可,只是缺乏肥力和深耕。她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曲辕犁的构造图,以及几种相对简易的堆肥方法。这在现代只是基础的农业常识,在此刻,却可能是解燃眉之急的钥匙。

但她没有立刻声张。一个流落至此的“医女”,突然对农事如此精通,难免引人怀疑。她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和方式。

机会很快到来。几日後,荀彧亲至辎重营巡查,听取功曹汇报。当功曹满面愁容地提及屯田艰难,粮草压力巨大时,荀彧的眉头再次深深锁起。

苏瑾正在一旁整理药籍,见状,她放下竹简,上前一步,对着荀彧和功曹盈盈一礼,声音清晰而不突兀:“令君,功曹大人。小女子日前随功曹大人巡视屯田,见农人耕作艰辛,效率迟缓,心有所感。想起……想起家中一部残破古籍中,曾记载一种名为‘曲辕犁’的农具图样,或许能省些人力,耕得深些。”

荀彧目光倏地落在苏瑾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哦?古籍图样?苏姑娘还通晓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