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就去说说足球里的“理解”与“共识”。比如裁判和VAR(虽然他也常骂),本质也是为了更公平的共识;比如球员和教练,也需要互相理解战术意图;比如球迷和球员,更需要彼此支持,而不是一味指责。
当然,还得穿插点搞笑的他自己的糗事。
至于那个叫夏初的女音乐人……随缘吧。说不定人家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录制前一天,黄健翔拿到了流程单,看到了夏初的要讨论的主题方向:“现代都市人的情感联结与孤独感——从网络到现实的距离。”
黄健翔看着这个标题,摸了摸下巴。
“网络到现实?这距离,好像比从中场吊射到空门还远啊?”
他隐隐觉得,这次脱口秀之旅,可能会比他想象中更有趣一点。
录制当天,黄健翔提前到了后台。他穿着特意准备的一件稍微休闲点的西装(但依旧很“解说员”),手里拿着写满了笔记的卡片,嘴里还念念有词。
后台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年轻的脱口秀演员,打扮新潮,语气活泼,聚在一起聊着梗和节奏。黄健翔的出现,就像一群英超球员里混进了一个中超老将,画风略显突兀。
几个年轻演员好奇地看他,小声议论着。
“哇,真是黄健翔老师!”
“他来真的啊?能行吗?”
“不知道啊,不过应该挺有梗的吧?‘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哈哈哈,希望他今天不是一个人战斗。”
黄健翔听得见一些议论,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不服气。哼,小子们,等下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老艺术家的语言功底!
他找到自己的化妆间,刚坐下,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进来的是一个穿着简单白色衬衫和牛仔裤的女孩,抱着一把木吉他,素面朝天,却给人一种很干净舒服的感觉。正是他在音乐软件封面上看到的那个夏初。
“黄老师您好,我是夏初。”女孩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我很喜欢您的解说,特别有激情。”
黄健翔有点意外,连忙站起来:“哎呀,夏初老师您好您好!谬赞了谬赞了!你的歌我也听了,很好听!那首……那首《地铁拐弯的风》很有味道!”
夏初眼睛亮了一下:“您真的听了?谢谢!那首歌写的就是北京地铁那种……嗯,既拥挤又孤独的感觉。”
“对对对!我听出来了!”黄健翔赶紧接话,试图展现自己的理解力,“就像足球场上前锋陷入重围,四周都是人,但能不能传出球,能不能射门,还得靠自己那股子劲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初愣了一下,随即噗嗤笑出声:“黄老师,您这个比喻……好奇特,但是好像有点道理!”
两人之间的陌生感似乎因为这个小插曲减少了一些。黄健翔发现夏初并不像他想象中那种搞艺术的很高冷的样子,反而很随和,眼神里带着一种敏锐的观察力。
“黄老师您紧张吗?”夏初问,“我看您一直在看卡片。”
“紧张!怎么不紧张!”黄健翔实话实说,“这比让我解说国家德比紧张多了!解说球赛,场上形势千变万化,我有数据有知识兜着底。这脱口秀,万一我说了半天,底下没人笑,那我可就真成了‘一个人战斗’了,还是孤军奋战那种!”
夏初被他的形容逗得直乐:“不会的!我觉得您肯定没问题。其实脱口秀和音乐、和您的解说一样,本质都是沟通和表达。真诚最重要。只要您说的是您真正想说的,观众能感受到的。”
“真诚?”黄健翔琢磨着这个词,“有道理!就像好的进球,它往往是球员最真实意图的体现,花里胡哨的假动作不如一脚干净利落的射门!”
夏初再次笑弯了腰:“黄老师,您真是三句不离足球啊。”
“职业病,职业病。”黄健翔也笑了。和夏初聊了几句,他感觉放松了不少。
录制开始。前面的演员陆续登场,有的调侃职场,有的吐槽社交,有的谈论婚恋,现场笑声不断,气氛热烈。黄健翔在侧幕看着,手心有点冒汗。这些年轻人的节奏感和爆梗密度,确实厉害。
轮到夏初了。她抱着吉他上去,没有太多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只是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上,调整了一下麦克风。
“大家好,我是夏初。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怎么在一个人人都在网上‘连接’的时代,却感觉越来越孤独……”
她的声音很干净,像秋天的泉水。她谈到了微信群里的热闹和放下手机后的冷清,谈到了刷不完的朋友圈和约不到一次线下吃饭的朋友,谈到了算法推荐给你一切你想看的,却也可能把你困在信息茧房里。她没有激烈地批判,只是淡淡地描述,偶尔弹唱几句,歌词细腻又戳心。
“我们好像知道很远的事情,却不知道隔壁邻居的名字;我们给陌生人点赞,却忘了给家人一个拥抱……这种孤独,不是身边没有人,而是心里缺了点什么。也许,我们需要一点从网络走到现实的勇气,需要一点真正‘在场’的温暖。”
台下很安静,很多人露出了思索和共鸣的表情。黄健翔也听得有些入神。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音乐人,看问题还挺透彻。她说的那种孤独,他似乎也有点感觉。尤其是解说完一场热闹的比赛,回到安静的家时。
夏初的表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她鞠躬下台,经过黄健翔身边时,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下一个,就是黄健翔了。
主持人报幕:“下面这位嘉宾,他的声音陪伴了我们无数个激动人心的足球之夜!他是语言的艺术大师,也是行走的足球百科全书!让我们欢迎——着名体育解说员,黄健翔老师!”
黄健翔深吸一口气,握着他的笔记卡片,走上了那片对他而言比绿茵场更令人紧张的区域。
灯光打在他身上,有点热。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还有旁边坐着的那一排眼神带着审视和期待的脱口秀演员和评委,心跳加速。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还是那熟悉的调调,但稍微有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