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千山贺寿

好一个《月华清音》!玄冲老爷子拍案赞叹,音律通玄,竟能引动天地生机,空远兄教女有方啊!

空远大师含笑不语,目光慈爱地看着女儿。云裳微微欠身还礼,目光不经意间与罗蛮相遇,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侍女们端上寿面。空远大师却将第一碗推到我面前:少年人长身体,该多吃些。又对玄冲叹道,如今江湖辈有新才,你我当年在峨眉金顶看云海时,何曾想过能有今日这般盛会?

玄冲举杯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看到这些孩子,你我都可放心了。

寿宴正酣时,空远大师忽然击掌三声,十二名弟子应声推出九面绘着龙凤呈祥的屏风。但见云裳姑娘执剑立于试剑石上,飞影剑在空中划出三道银弧:“小女子不才,今日设下三关。能连过三关者——”她声音顿了顿,颊边泛起桃色,“可至摘星楼品茗论剑。”

首关“踏云梯”设在两峰间的万丈深渊。三十六把精钢剑柄悬在铁索上,山风过处,剑柄摇晃如秋千。点苍派楚云帆率先提气纵身,白衫在剑柄间几个起落,眼看就要抵达对岸,不料最后三把剑柄突然下沉——原来机关暗藏玄机。他足尖在最后一把剑柄上轻点,勉强翻身落回原地,苦笑道:“这剑柄竟会缩进铁索!”

关西雷震长笑一声,施展“八步赶蝉”。但见他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剑柄末端,身形如陀螺急转。眼看就要过关,对面峰顶突然吹来一阵疾风,铁索剧烈摇晃。他急忙一个“千金坠”稳住身形,却被晃动的剑柄撞在膝窝,只得踉跄退回。

北华五杰中的杨光与程守对视一眼,双双跃上铁索。杨光的“燕子三抄水”轻灵飘逸,程守的“千斤坠”稳如磐石。行至中途,剑柄突然开始不规则升降。程守暴喝一声,开山斧重重劈在铁索上,借反弹之力腾空;杨光双锏交错架住下坠的剑柄,二人配合无间,几个起落便到对岸。

轮到罗蛮时,这汉子却怔怔望着云裳。直到赵泽推了他一把,他才红着脸跃上铁索。说也奇怪,那银枪在他手中忽轻如鸿毛,每次剑柄下沉,枪尖必及时点在铁索借力。最惊险时他整个人悬在深渊上,仅以枪纂勾住铁索,却借腰力一荡,稳稳落在对岸。云裳不自觉地向前半步,袖中玉笛滑出半截。

小主,

第二关“破星阵”设在摘星楼前。七七四十九根木桩按北斗七星排列,每根桩顶仅容半足。关帅的关王刀刚触到第一根木桩,四十九根木桩竟开始缓缓移动。但见他刀随身转,在移形换位的木桩间穿梭,刀背七环叮当作响,竟似暗合某种韵律。

王玥看得眼珠一转,忽然掏出炭笔在掌心演算。当关帅破阵而出时,少年忽然高喊:“关大哥,你方才踩的是不是天权、天枢、玉衡三位?”

众人皆惊。原来这少年不过旁观片刻,竟已堪破星阵步法。空远大师抚须微笑:“小友既已看破,何不入阵一试?”

我笑嘻嘻地跃上木桩。不会轻功便以巧补拙,每次木桩移动前,我必先以石子试探。到后来索性闭目回忆方才众人步法,凭着记忆在木桩间跳跃。有次险些踩空,忽觉腰间一紧——竟是云裳以玉笛相扶。她很快收笛转身,耳根却染上晚霞。

最后一关“试剑石”前,众人屏息。这是块千年玄铁石,上面留着历代剑客的刻痕。楚云帆的箫中剑只能在石上留下浅痕,雷震的琴弦更连白印都未留下。

当罗蛮的银枪刺向试剑石时,异变突生。枪尖触及处,石头竟泛起波纹般的流光。云裳突然拔剑相助,飞影剑与银枪交叠,在石上刻下交缠的剑痕。待收势时,众人发现两道刻痕竟组成个“心”字。

月色渐浓,宴席在欢声笑语中渐入尾声。各派掌门纷纷上前与空远大师话别,约定共同抗倭之事。我站在廊下,看着这祥和的一幕,忽然觉得若能永远留住这太平光景,该有多好。

程守拍拍我的肩:发什么呆呢?快去给空远大师敬杯茶,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我点点头,正要举步,却见罗蛮和云裳不知何时已并肩立在远处的梅树下。月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修长,虽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那和谐的画面,却让人不忍打扰。

今夜月色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