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391-400集)

第391集:“会迷路的”星光灯笼与深海向导

星光盛典结束后,漂向深海的星光灯笼有一半没了消息——按计划,灯笼会顺着“星光航线”漂到银鳞的深海家园,由深海生物接收愿望,可三天过去了,银鳞的家族只收到了小粉、小宇的灯笼,小壳、嘎嘎、荧光虾的灯笼像是在半路“失踪”了,海面上只零星飘着几缕灯笼的荧光纸碎片。

“灯笼肯定迷路了!深海的洋流最近变了,航线偏了!”银鳞的鳞片闪着焦虑的蓝光,它能感应到灯笼的微弱光芒,却找不到具体位置,耳麦里传来深海家族的声音:“碎片里沾着‘暗流黏液’,灯笼被卷进深海暗流了,那里很黑,灯笼的光芒会被吸走……”

小宇立刻组建“灯笼搜救队”——孩子们拿着苏青做的“光芒定位仪”(能接收灯笼的荧光信号),螃蟹们用钳子夹着荧光石子标记路线,银鳞和墨墨当“主力搜救员”,墨墨变形出“流线型深海形态”,带着银鳞钻进深海;小浪花和海豚们则在浅海边界巡逻,防止灯笼被洋流冲回浅海却没人发现。

搜救队在深海暗流边缘发现了第一个“线索”——小壳的灯笼卡在了深海珊瑚丛里,灯笼纸被珊瑚刮破了一角,愿望纸上的“巡逻队”字样还清晰可见,银鳞用鳞片的光芒照亮珊瑚丛,墨墨变形出纤细的“触手形态”,小心翼翼地把灯笼从珊瑚缝里拽出来,灯笼的光芒微弱得像颗小星星,银鳞赶紧用鳞片给它“充电”,光芒才慢慢恢复。

顺着灯笼的信号,搜救队又找到了嘎嘎的灯笼——它被卷进了“发光水母群”,水母们以为是食物,围着灯笼转,墨墨变形出“大章鱼”的样子,吓跑水母,银鳞用触手轻轻托起灯笼,发现灯笼上沾着几根黑色的羽毛,是嘎嘎的“签名羽毛”,愿望纸上写着“希望每天都有彩色生菜,和银鳞墨墨一起表演”,孩子们笑着说“嘎嘎的愿望真简单”。

最后找到荧光虾的灯笼时,它居然漂进了深海热泉附近——灯笼被热泉的热气熏得有点变形,却顽强地亮着,周围围着一群深海盲虾,正用小钳子碰灯笼上的荧光字,银鳞的鳞片亮了起来,像是在说“它们也喜欢荧光虾的愿望”。荧光虾的愿望是“希望和彩星虫一起,把星光组合秀跳到深海”,小宇把灯笼递给赶来的荧光虾首领,首领用钳子碰了碰灯笼,盲虾们立刻围着灯笼跳了起来,像是在“提前表演”。

为了防止灯笼再迷路,银鳞的深海家族派出“深海向导队”——由发光水母和荧光虾组成,每天在星光航线旁巡逻,用光芒标记正确路线;苏青给剩下的灯笼装了“自动导航芯片”,能感应洋流变化,自动调整方向;小宇则在每个灯笼上画了“深海地图”,用银鳞的黏液标注危险区域,再也不怕迷路。

现在,星光灯笼每天都会准时漂到深海家园,深海生物们会把愿望纸收集起来,用银色黏液做成“愿望册”,银鳞每周都会带一本愿望册回彩虹礁,孩子们和生物们围在一起读愿望,小壳的“巡逻队愿望”被深海小海龟们记在心里,它们真的跟着银鳞来彩虹礁,和小壳的巡逻队一起巡逻了。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迷路’,是洋流的小玩笑,却是友谊的小考验——搜救队的光芒,灯笼的坚持,深海向导的守护,让每一个愿望,都能漂到想去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心里有光,就算迷路,也能被朋友找到。”

第392集:“会吃醋的”深海小海龟与小壳巡逻队

深海小海龟“小黑壳”(因为背甲比小壳黑,孩子们给它取的名)跟着银鳞来彩虹礁后,成了小壳巡逻队的“新成员”——它的背甲比小壳硬,能顶开礁石缝里的垃圾;游泳速度比小壳快,能快速传递巡逻消息,孩子们都围着小黑壳,夸它“厉害”,小壳有点吃醋了。

以前小壳是巡逻队的“绝对队长”,孩子们都听它的指挥,现在大家都问小黑壳“深海怎么巡逻”“热泉旁边有什么垃圾”;小壳想教小黑壳推玩具车,小黑壳却用背甲顶起玩具车,跑得比小壳快,孩子们笑着说“小黑壳推得更好”;甚至连老绿都夸小黑壳“认真”,小壳委屈地把玩具车藏在礁石缝里,不肯巡逻,耳麦里传来它闷闷的声音:“大家都喜欢小黑壳,不喜欢我这个队长了……”

林小满看出小壳的心思,给巡逻队设了“双队长制”——小壳当“浅海队长”,负责珊瑚礁和沙滩的巡逻;小黑壳当“深海队长”,负责浅海边界和深海附近的巡逻;巡逻时,两人轮流指挥,小壳教小黑壳认浅海的珊瑚,小黑壳教小壳认深海的垃圾,成了“搭档队长”。

小宇还设计了“巡逻比赛”——小壳带一队,负责清理浅海垃圾;小黑壳带一队,负责清理深海边界垃圾;谁清理得多,谁就能得到“巡逻之星”徽章(用荧光藻做的)。比赛当天,小壳带着队员们,用玩具车装浅海的塑料瓶,小黑壳带着队员们,用背甲顶深海的废渔网,最后两队清理的垃圾一样多,小宇给它们各发了一枚徽章,小壳把徽章挂在玩具车上,小黑壳把徽章挂在背甲上,一起举着徽章喊“巡逻队最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巡逻队每天都有“双队长巡逻”——小壳推着玩具车,小黑壳顶着小石子,两人一起检查珊瑚礁,一起清理垃圾;小壳教小黑壳画巡逻路线图,小黑壳教小壳用背甲顶重物;孩子们画巡逻队的画时,都会画两个小海龟,一个推着车,一个顶着石子,成了“巡逻队标志”。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吃醋’,是害怕失去‘独特性’的小不安——当小壳发现,队长不是‘唯一’,而是‘搭档’,就能用自己的优势,和朋友一起把巡逻队变更好。这份成长,让‘队长’的意义,从‘指挥’变成了‘合作’。”

第393集:“会破案的”星光愿望册失踪案

深海生物送来的“星光愿望册”,成了彩虹礁的“宝贝”——里面记录着所有灯笼的愿望,孩子们每天都要翻着看,生物们也会让林小满读给自己听。可一天早上,愿望册突然失踪了——它本来放在观测站的书架上,早上小宇去翻时,书架上空空如也,地上只掉着一根黑色的羽毛(嘎嘎的)和几颗彩色的小石子(螃蟹们的),窗户是开着的,像是被“偷”走了。

“肯定是嘎嘎干的!地上有它的羽毛!”明明指着羽毛,嘎嘎急得扑棱着翅膀,叼着一根生菜叶,放在小宇面前,耳麦里传来它委屈的声音:“不是我!我昨天晚上看见螃蟹们在书架旁边转,肯定是它们偷的!”螃蟹首领举着钳子,用石子拼“不是我们”,还掀开沙子,露出自己的石子宝藏,证明没藏愿望册。

苏青调取观测站的监控——画面里,凌晨三点,一只陌生的海鸟(不是嘎嘎)从窗户飞进来,用嘴叼着愿望册,飞出窗户时,碰掉了嘎嘎落在书架上的羽毛,还碰掉了螃蟹们放在窗边的小石子;海鸟飞向渔村方向,嘴里的愿望册上,还沾着几根它的灰色羽毛。

“是渔村张爷爷邻居家的‘灰灰’!它最喜欢偷亮晶晶的东西!”张爷爷赶来,说灰灰是只流浪海鸟,总偷村民的小镜子、玻璃珠,这次肯定是看见愿望册上的荧光黏液,以为是亮晶晶的宝贝。小宇带着嘎嘎、螃蟹们,跟着张爷爷去渔村找灰灰,嘎嘎飞在前面,看见灰灰就喊“还愿望册!”,灰灰叼着愿望册,飞到屋顶上,不肯下来。

小宇只好用“彩色生菜诱惑法”——把彩色生菜放在地上,嘎嘎在旁边喊“快下来吃,比愿望册好吃!”,灰灰果然经不起诱惑,飞下来吃生菜,小宇趁机把愿望册拿回来,愿望册的封面有点脏,里面的愿望纸却完好无损。灰灰吃完生菜,叼着一根彩色生菜叶,飞到嘎嘎旁边,像是在“道歉”,嘎嘎叼着生菜叶,和灰灰一起飞回彩虹礁,成了“新朋友”。

为了防止愿望册再失踪,小宇给它做了“防盗壳”——用透明的防水塑料做的,上面画着所有生物的头像,挂在书架的最高处,还让嘎嘎每天晚上站在书架旁“守护”,灰灰也加入了守护队,每天和嘎嘎一起站在窗边,再也没人敢偷愿望册了。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破案’,不是抓小偷,是用生菜和善意化解小贪心——灰灰的偷窃,嘎嘎的委屈,螃蟹的无辜,都在说‘我们只是喜欢亮晶晶的东西’。这份简单的化解,让每个小错误,都变成一次新朋友的相遇。”

第394集:“会调皮的”深海盲虾与彩虹礁厨艺秀

银鳞带来的深海盲虾,成了彩虹礁的“厨艺小能手”——它们在深海热泉旁,能用小钳子夹着热泉的热气“烤”食物,来彩虹礁后,居然学会了用荧光藻的光芒“烤”浮游生物,还会用小石子当“调料罐”,把磨碎的海藻粉撒在食物上,引得孩子们都围着它们要“深海美食”。

可盲虾的“厨艺”总出糗——用荧光藻烤浮游生物,烤得太焦,变成了“黑炭浮游生物”,孩子们尝了一口,苦得直吐舌头;用小石子磨海藻粉,磨得太粗,撒在海带汤里,硌得小壳直晃脑袋;最搞笑的是,它们想烤银鳞带来的发光水母,结果水母一碰到热藻光,就融化成了“水母汤”,银鳞的鳞片暗了下去,像是在“心疼”水母。

“你们别乱烤了,我教你们做‘彩虹礁美食’!”林小满给盲虾们做了“迷你厨房”——用贝壳做的小锅,用海草做的小铲子,教它们做“荧光藻海带汤”:先把海带切碎,用荧光藻的光芒加热海水,再放浮游生物和海藻粉,煮三分钟就好。盲虾们学得认真,用小钳子夹着海草铲子,慢慢搅拌,煮出来的汤居然比林小满做的还鲜,小壳喝了两大碗,说“比以前的海带汤好喝”。

盲虾们的“厨艺秀”成了彩虹礁的“美食节目”——每天下午,它们在沙滩上摆起“迷你灶台”,烤浮游生物、煮海带汤、做海藻饼,孩子们和生物们都来捧场;小宇教盲虾做“发光海藻饼”,用荧光藻粉和海带泥混合,用小石子压成饼,放在荧光藻上烤,饼上会出现星星点点的光,晚上吃的时候,饼还会亮,成了“夜光美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盲虾的调皮劲藏不住——有一次,它们给嘎嘎做“彩色生菜饼”,故意加了很多海藻粉,咸得嘎嘎直喝水;给墨墨做“发光水母汤”,加了太多荧光藻粉,汤亮得刺眼,墨墨喝了汤,身体的银鳞都变成了绿色,像是在“变身”;最离谱的是,它们给老绿做“海带蛋糕”,用小石子当装饰,老绿吃蛋糕时,硌得背甲都晃了,却笑着说“好吃,有嚼劲”。

现在,彩虹礁每天都有“深海浅海厨艺大赛”——盲虾做深海美食,林小满做浅海美食,孩子们当评委,谁做得好吃,谁就能得到“厨艺之星”徽章(用贝壳做的);盲虾们再也不烤焦食物了,还会和林小满合作,做“深海浅海混合美食”,成了彩虹礁的“美食家”。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对美食的好奇与尝试——盲虾的焦糊汤、咸生菜饼,都藏着想做好吃的心意。这份心意,让每一口食物,都变成一次快乐的分享。”

第395集:“会挑食的”小黑壳与浅海食物

深海小海龟小黑壳,只吃深海的“热泉海藻”,对浅海的食物碰都不碰——林小满给它喂浅海的海带,它用背甲推开;小宇给它喂荧光藻面包,它把头扭开;甚至连盲虾做的深海海带汤,它都只喝一口,就摇摇头,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浅海的食物没有热泉的味道,不好吃……”

银鳞给小黑壳带了最后一点热泉海藻,小黑壳吃得很香,可海藻吃完后,它就不肯吃东西了,背甲的颜色都暗了下去,小壳看着心疼,把自己的海带推给小黑壳,说“你吃吧,我不饿”,小黑壳却摇摇头,把海带推回去,像是在说“谢谢你,可我真的吃不惯”。

苏青给热泉海藻做了“浅海替代品”——用浅海的海带,混合热泉的矿物质粉(银鳞带来的),放在荧光藻下加热,模拟热泉的温度和味道,小黑壳闻了闻,试探着吃了一口,背甲的颜色亮了一点,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有点像热泉海藻,就是不够热……”

小宇给小黑壳做了“热泉模拟灶”——用贝壳做的小灶,里面放着荧光藻,能保持和热泉一样的温度,把混合了矿物质粉的海带放在灶上加热,小黑壳终于肯吃了,还吃了两大碗,背甲的颜色恢复了黑色,和小壳一起推着玩具车巡逻,再也不挑食了。

可小黑壳还是有点“小挑剔”——海带必须加热到热泉的温度,矿物质粉不能放太多,不然会咸;面包必须涂着混合海带泥,不然不吃。小宇只好和它约定:“每天给你做热泉海带,周末给你带热泉海藻(银鳞定期从深海带),这样你既能吃浅海食物,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好不好?”小黑壳点点头,每天都期待着热泉海带,吃完还会帮小壳推玩具车,成了巡逻队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