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321-330集)

原来最近来摘疗愈藻的人越来越多,有渔民、游客,还有附近的村民,疗愈藻记不清每个人的采摘次数,也忘了谁需要多摘叶子治病,才会乱了规矩。苏青给疗愈藻做了个“采摘记录板”——用防水木板做的,上面画着每个人的头像和可采摘的数量,林小满每天早上更新记录,摘叶子时对照记录板,提醒大家不要多摘。

为了让疗愈藻“记住”常客,林小满还和它约定了“小暗号”——阿明来摘,就说“小屁孩要浇水”(阿明会给它浇水);张爷爷来摘,就说“老朋友要喝汤”(张爷爷喜欢用藻叶煮汤);普通游客来摘,就说“两片就够啦”。疗愈藻果然记住了,只要林小满说出暗号,就会主动展开对应数量的叶片,再也不乱给了。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来摘叶子治皮肤病,需要多摘一片,疗愈藻居然主动展开三片叶片,林小满疑惑地问:“你怎么记得给三片?”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她的手很粗糙,肯定很疼,多给一片,好得快。”林小满瞬间感动——原来疗愈藻不是真的忘事,只是人多记不清,但对“需要帮助的人”,它一直记得很清楚。

现在,疗愈藻的“采摘区”变得井井有条——林小满每天对照记录板,游客们自觉排队,摘完叶子还会主动给疗愈藻浇水;疗愈藻则会根据大家的情况,灵活调整叶片数量,遇到受伤严重的,就多给一片,遇到只是轻微不适的,就提醒“一片就够”。苏青笑着说:“疗愈藻不是忘事,是善良得记不清——它只想帮更多人,却忘了自己也需要被保护。”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忘事’,是善意的过载——当疗愈藻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帮助别人上,就会忘了自己的规矩。这份纯粹的善意,比任何清晰的记忆都更珍贵。”

第328集:“会争宠的”小浪花与小黑

自从小黑加入表演团队(第315集),和小浪花成了最好的搭档,可最近,两人却因为“谁是主角”争宠起来——排练时,小浪花想先钻圈,小黑也想先钻圈,谁都不肯让;表演时,小浪花想站中间,小黑也想站中间,差点把组合动作搞砸;甚至连苏青给的磷虾干,两人都要抢着多要,气得林小满差点取消它们的表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俩别争了!组合表演没有主角,大家都是主角!”林小满叉着腰,小浪花和小黑却都耷拉着脑袋,耳麦里传来小浪花的声音:“以前大家都夸我,现在大家都夸小黑跳得高,我不是主角了……”小黑也跟着说:“我好不容易学会钻圈,想当一次主角,不行吗?”

原来小浪花怕失去“明星地位”,小黑则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两人才会争着当主角。苏青给它们出了个主意:“我们把表演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小浪花当主角,表演单人钻圈;后半部分小黑当主角,表演单人跳跃;最后一起表演组合动作,这样你们都是主角,好不好?”

两人立刻点头,开始认真排练——前半部分,小浪花穿着苏青做的“荧光背鳍”,钻圈时光芒闪烁,引得观众欢呼;后半部分,小黑跃出水面的高度比以前更高,还在空中转了个圈,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两人一起钻圈顶球,完美配合,观众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表演结束后,小浪花主动用背鳍碰了碰小黑的背鳍:“你跳得真高,比我厉害。”小黑也笑着说:“你钻圈比我好,以后我们一起当主角。”从那以后,两人再也不争宠了——排练时互相谦让,小浪花教小黑钻圈的技巧,小黑教小浪花跳跃的方法;表演时互相配合,一个钻圈,一个跳跃,谁都不抢风头,成了团队里最默契的“双主角”。

有一次,表演时小浪花不小心撞了一下圈,小黑赶紧游过去,用背鳍帮它稳住身体,小声说:“别慌,我们再来一次。”小浪花感动极了,之后表演时更加认真,还主动把中间的位置让给小黑,说:“今天你是主角,我陪你。”

现在,表演团队的“双主角环节”成了最受欢迎的部分——观众们不仅喜欢看它们的单人表演,更喜欢看它们的组合配合;小浪花和小黑也明白了,真正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默契和团结。林小满看着它们,笑着说:“争宠不是坏事,是想证明自己——当它们发现,一起证明比独自证明更快乐,就会成为最好的搭档。”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争宠’,是对‘被认可’的渴望——小浪花和小黑从争主角到共当主角,不仅学会了谦让,更学会了欣赏对方的优点。这份成长,让团队的表演更精彩,也让友谊更深厚。”

第329集:“会调皮的”浮游生物(二)

浮游生物们自从学会拼荧光图案(第301集),就越来越调皮——晚上表演时,故意拼出“歪歪扭扭的小海豹”“没眼睛的小海豚”,引得观众们哈哈大笑;巡逻时,它们不按规定路线走,故意围着小浪花转,拼出“小浪花是小短腿”的图案,气得小浪花追着它们跑;最搞笑的是,它们居然在苏青的实验船旁边,拼出“苏丫头戴眼镜”的图案,眼镜画得特别大,苏青一看,差点把手里的探测器扔了。

“你们别调皮了!表演时拼错图案,观众们会笑的!”林小满潜到水里,耳麦里传来浮游生物们得意的声音:“好玩!我们拼的图案比以前更有趣,大家笑得更开心了!”原来浮游生物们觉得,调皮的图案能让大家更快乐,才故意不拼标准图案。

苏青给浮游生物们出了个主意:“我们搞个‘趣味荧光秀’,你们可以拼调皮的图案,但要提前告诉我们,我们给观众们讲解,这样大家不仅会笑,还会觉得你们很聪明。”林小满则帮它们设计“调皮图案清单”:周一拼“歪腿小海豹”,周二拼“大眼镜苏青”,周三拼“短腿小浪花”,每天换一个,既有趣又不重复。

“趣味荧光秀”当天,观众们果然很喜欢——当浮游生物拼出“大眼镜苏青”时,苏青故意戴着夸张的假眼镜,站在船上挥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当拼出“短腿小浪花”时,小浪花故意跳得很低,假装自己是“短腿”,配合得格外默契。浮游生物们越拼越开心,最后还拼出了“观众们真可爱”的图案,把大家逗得合不拢嘴。

可浮游生物们的调皮劲根本停不下来——有一次,它们居然在老绿晒太阳的沙滩旁,拼出“老绿爷爷睡懒觉”的图案,老绿一看,笑着用鳍爪拍了拍水面,像是在说“你们真调皮”;还有一次,它们拼出“螃蟹军团是小短钳”,螃蟹们气得举着钳子,在沙滩上追着浮游生物的光团跑,画面格外搞笑。

现在,“趣味荧光秀”成了每天晚上的固定节目——浮游生物们拼调皮图案,生物们配合表演,观众们笑着鼓掌;调皮的图案不仅没让大家生气,反而让彩虹礁的夜晚更热闹、更快乐。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对快乐的传递——当浮游生物们用自己的方式逗大家开心,就会发现,调皮不是捣乱,是最纯粹的快乐分享。这份快乐,能让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第330集:“会团圆的”蓝海全家福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张爷爷(第299集搬走的渔民)要带着城里的孙子回来探亲,妙探组和守护队决定办个“团圆派对”,不仅欢迎张爷爷,还要拍一张“蓝海全家福”,把所有朋友都拍进去,以后每年都拍一张,记录大家的成长。

小主,

林小满和苏青忙得脚不沾地:林小满去通知所有生物,准备“团圆礼物”;苏青则准备“全家福道具”——用荧光藻做了个大大的“团圆”字样,用3D打印了一批小道具:给小浪花的荧光背鳍,给小海豹的彩球,给章鱼师傅的颜料盘,给螃蟹们的小石子,每个生物都有专属道具。

张爷爷回来时,所有生物都来迎接——小浪花和表演团队在海面跳跃,拼成“欢迎回家”的图案;小海豹顶着彩球,跑到张爷爷面前,用脑袋蹭他的腿;老绿慢慢爬过来,用背甲碰了碰张爷爷的手,像是在说“好久不见”;章鱼师傅则在礁石上画了幅“张爷爷和我们”的画,上面有张爷爷年轻时捕鱼的样子,还有现在和生物们一起玩的画面。

张爷爷的小孙子“小宇”第一次来海边,看见这么多生物,兴奋得直拍手——他跟着小壳一起巡逻,帮小海龟们捡海藻;跟着螃蟹们一起捡石子,把彩色石子送给小粉;还跟着嘎嘎一起,给章鱼师傅递颜料,成了生物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