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集:“会忘事的”老绿
“老绿爷爷!你昨天说要教我找星藻,怎么今天就忘了呀?”小壳(最小的小海龟)趴在老绿脚边,晃着小脑袋,一脸委屈。林小满蹲在旁边,也跟着点头——昨天老绿明明答应小壳,今天带它去礁石区找消炎的星藻,结果早上见面,老绿居然一脸茫然:“找星藻?我什么时候说的?”
耳麦里传来老绿懊恼的声音:“唉,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差,昨天的事,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最近老绿总这样:答应帮小螃蟹看钳子,转头就忘了;说好陪小粉晒太阳,结果趴在沙滩上晒着晒着就睡过去了,把约定抛到脑后。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它帮小浪花检查撞伤的头,刚看完,小浪花问它要注意什么,老绿居然说:“什么撞伤?你什么时候撞伤了?”
苏青担心老绿的身体,给它做了个“记忆小本本”——用防水的布料做封面,里面画着每天要做的事:早上8点陪小海龟们找海藻,10点帮“病人”看诊,下午2点晒太阳,4点教小壳认星藻。苏青还特意在每个事项旁边画了小图标,方便老绿认。
可老绿还是会忘——要么找不到“记忆小本本”(其实是压在自己肚子底下),要么看着图标发呆:“这个画着小海龟的,是要干嘛来着?”林小满只好当老绿的“记忆小助手”,每天早上都来提醒它:“今天要带小壳找星藻,还要帮小螃蟹看钳子哦。”
为了帮老绿记事儿,大家还想了个更有趣的办法——给每个约定编了“小暗号”:要带小壳找星藻,就说“小壳要‘星星’”(星藻谐音);要帮小螃蟹看钳子,就说“小螃蟹的‘小剪刀’疼了”;要陪小粉晒太阳,就说“小粉的花环要‘充电’了”(晒太阳让荧光花环更亮)。
别说,这办法真管用!早上林小满一说“小壳要‘星星’啦”,老绿立刻站起来:“哦对!要带小壳找星藻!”帮小螃蟹看诊时,小螃蟹一说“‘小剪刀’疼”,老绿马上就知道要拿星藻敷。有一次,老绿居然自己记住了暗号——早上看见小粉,主动说:“小粉,你的花环该‘充电’了,走,晒太阳去!”小粉开心得用触手拍了拍老绿的背甲。
现在,观测站的沙滩上每天都有温馨的画面:老绿带着小壳找星藻,嘴里念叨着“星星在这里”;帮小螃蟹看钳子,边敷星藻边说“小剪刀要乖乖的”;陪小粉晒太阳,看着小粉的花环发光,自己也跟着笑。林小满笑着说:“老绿爷爷不是忘事,是需要我们帮它‘记着’——只要我们陪着,再小的约定,它都不会忘。”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老宝贝’,用忘事提醒我们:时光会带走记忆,却带不走善意。当我们愿意成为它的‘记忆’,那些约定和温暖,就会永远留在心里。”
第312集:“会吃醋的”浮游生物
自从浮游生物的“夜光秀”成了网红景点(第301集),每天都有游客来看,可最近它们却闹脾气了——晚上不肯表演,就算勉强表演,也只拼简单的圆圈,再也不拼小海豚、小海豹的复杂图案了。“你们怎么了?以前不是很喜欢表演吗?”林小满潜到水里,耳麦里传来浮游生物们委屈的声音:“他们都看小浪花和小海豹的表演,不看我们的夜光秀了!没人夸我们好看了!”
原来,小浪花和小海豹的“组合表演秀”(第309集)越来越火,游客们看完组合秀就走,很少留下来看夜光秀。浮游生物们觉得被冷落了,吃醋了,才故意不认真表演。“你们的夜光秀也很好看!只是大家还不知道你们加了新图案,我帮你们宣传,好不好?”林小满赶紧安慰。
苏青立刻想了个办法:把组合表演秀和夜光秀安排在一起,先看组合秀,再看夜光秀,中间加个“互动环节”——让游客们对着海面喊“浮游生物最棒”,浮游生物们就会拼出游客们想要的图案。林小满还在观测站门口贴了海报,上面画着浮游生物拼的“爱心”和“小海豚”,写着“晚上8点,海底荧光秀,互动赢专属图案”。
表演当天,游客们果然留了下来——组合秀结束后,林小满让大家喊“浮游生物最棒”,游客们一起喊出声,海面上的浮游生物立刻拼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引得大家欢呼;有个小朋友喊“我想要小海豹”,浮游生物们马上拼成了一只顶球的小海豹,小朋友开心得跳了起来。
浮游生物们越表演越开心,最后还拼出了“小浪花和小海豹”的组合图案——小海豹顶球,小浪花在旁边跳跃,和组合秀的画面一模一样。小浪花和小海豹在水里看着,小浪花用背鳍碰了碰浮游生物,像是在说“你们拼得真像”;浮游生物们则围着小浪花转,拼出了一个小圆圈,像是在“拥抱”它。
现在,每天晚上的表演成了“双秀连看”——先看小浪花和小海豹的组合秀,再看浮游生物的夜光秀,游客们看得不亦乐乎;浮游生物们也不再吃素了,每次表演都会拼出新图案,还会和小浪花、小海豹互动,拼成它们表演的样子。林小满笑着说:“原来大家不是不喜欢你们,是不知道你们这么厉害——以后我们一起表演,谁都是主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小醋包’,用闹脾气表达渴望被看见——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夸奖,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关注。当我们愿意给它们一点掌声,它们就会用最亮的光芒,回报我们的喜欢。”
第313集:“会调皮的”螃蟹军团(二)
螃蟹军团最近又解锁了“新调皮技能”——自从加入“蓝海守护队”(第310集),每天巡逻时总喜欢“恶作剧”:看见游客扔垃圾,不是直接提醒,而是用钳子夹着垃圾,偷偷放在游客的脚边,吓得游客以为是“海底怪物”;看见小海龟们找海藻,会突然用钳子夹一下小海龟的壳,然后赶紧躲起来,看着小海龟们四处找“凶手”,笑得直晃钳子。
“你们别欺负小海龟了!它们找海藻很辛苦的!”林小满叉着腰,螃蟹首领却用钳子夹着一颗小石子,放在林小满脚边,耳麦里传来它得意的声音:“我们没欺负它,就是跟它玩!你看它刚才是不是笑了?”林小满一看,小壳正捂着嘴(如果海龟有嘴的话),偷偷笑呢——原来小海龟们也觉得好玩,只是假装生气。
可螃蟹们的恶作剧越来越过分——有一次,它们居然把苏青的实验样品盒偷了,藏在礁石缝里,还在盒子旁边摆了个“小螃蟹”的石子图案,像是在“挑衅”。苏青找了半天,最后在林小满的翻译下,才从礁石缝里找回样品盒,盒子里还多了几颗小珍珠——是螃蟹们给的“赔罪礼”。“你们再偷我的东西,我就把你们的小鱼干换成海带!”苏青假装生气,螃蟹们立刻用钳子夹着样品盒,乖乖地放回原位,还对着苏青“嘎嘎”叫,像是在“道歉”。
为了让螃蟹们的“调皮”有地方发挥,妙探组给它们安排了“守护队趣味任务”——巡逻时,要是发现垃圾,就用钳子夹到指定的“垃圾收集点”,收集得多的,奖励小鱼干;要是发现调皮的小鱼欺负珊瑚,就用钳子轻轻碰小鱼的尾巴,把它们赶走,成功保护珊瑚的,奖励小石子(它们喜欢收集光滑的小石子)。
螃蟹们果然不搞恶作剧了,每天认真完成“趣味任务”——收集垃圾时,排着队,把垃圾分类放好;保护珊瑚时,一个个瞪着大眼睛,看见小鱼靠近就举起钳子,吓得小鱼赶紧跑。有一次,它们一天收集了20袋垃圾,苏青奖励了它们一大把小鱼干,螃蟹们开心得围着小鱼干,用钳子夹着吃,连平时最调皮的小螃蟹都顾不上恶作剧了。
现在,螃蟹军团成了“守护队最认真的队员”——每天巡逻时昂首挺胸,收集垃圾时一丝不苟,保护珊瑚时尽职尽责;偶尔还会帮小海龟们找海藻,用钳子夹着海藻,递给小海龟们,像是在“弥补”之前的恶作剧。林小满笑着说:“这群小调皮,只要给它们找对事做,就会变成最靠谱的小帮手。”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小调皮’,用恶作剧表达活力,用认真表达成长——调皮不是坏,是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当我们给它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它们就会用行动证明,自己也能成为让人骄傲的小英雄。”
第314集:“会挑食的”疗愈藻(二)
疗愈藻最近也开始“挑食”了——以前给它浇普通的海水就长得很茂盛,现在却只喝苏青配的“营养液”,要是浇普通海水,就故意收缩叶片,变得蔫蔫的,像是在“抗疫”。“你们怎么也挑食了?普通海水不好喝吗?”林小满蹲在礁石旁,耳麦里传来疗愈藻不满的声音:“营养液里有糖!甜甜的,比海水好喝!普通海水没味道,不想喝!”
原来,苏青为了让疗愈藻长得更茂盛,在营养液里加了点葡萄糖,疗愈藻尝过之后,就嫌弃普通海水“没味道”了。“可是总喝营养液,你会依赖的,普通海水里的矿物质对你也很重要呀!”林小满耐心解释,可疗愈藻就是不听,非要喝营养液才肯长。
苏青只好想了个办法:把营养液和普通海水按比例混合,刚开始是1:1,慢慢变成1:2,最后变成1:3,让疗愈藻慢慢适应普通海水的味道。还在混合水里加了点浮游生物的排泄物(含有天然养分),让水带点淡淡的甜味,疗愈藻果然不挑食了,叶片又变得绿油油的。
可没过几天,疗愈藻又挑食了——这次它只吃苏青摘的浮游生物,其他生物送来的浮游生物,就算放在它旁边,也不肯碰。“为什么不吃小海龟们送的浮游生物呀?它们特意给你找的新鲜的。”林小满疑惑,耳麦里传来疗愈藻的声音:“小海龟们的浮游生物里有沙子,不好吃;苏丫头摘的浮游生物,干净,没沙子。”
苏青只好教小海龟们怎么摘“干净的浮游生物”——要在浅滩上摘,那里的浮游生物没沙子;摘的时候要轻轻晃一晃,把沙子晃掉。小海龟们学得很认真,第二天就给疗愈藻送来干净的浮游生物,疗愈藻尝了尝,终于肯吃了,还让林小满带话:“告诉小海龟们,这次的浮游生物很好吃,谢谢它们!”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