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121一130集)

可就在四色光与红光快要接触时,意外发生了——鱿小太兴奋,突然提升红光能量,频率一下子跳到190Hz,导致红光与四色光带产生排斥,光盾出现了一道裂缝,祭坛周围的能量开始紊乱,陆时衍的仪器屏幕上,数据瞬间变成红色警告!

“鱿小,降低频率!”林知寒大喊,鱿大赶紧用触手拍了拍鱿小,鱿小的红光才慢慢变暗,频率回落到180Hz。可光盾的裂缝还在扩大,四色光带开始不稳定,淡蓝光甚至有消散的趋势。

苏晓晓急了,举起一串“共鸣专属鱿鱼串”,扔进祭坛中央:“鱿大,鱿小,吃鱿鱼串!稳定能量!” 鱿大用触手接住鱿鱼串,分给鱿小一半,两人吃完后,身体的红光变得稳定,频率精准地停在180Hz;四大族群的族人,看到鱿鱼族稳定下来,也慢慢调整光带,四色光重新变得明亮。

林知寒抓住机会,举起守护石,释放出太平洋族群的核心能量:“四色光+红光,融合!” 四色光带与红光瞬间接触,没有排斥,反而像水流一样交织在一起——淡青、淡蓝、七彩、冰蓝、红光,五种颜色的光在祭坛上空旋转,形成一道巨大的五色光柱,直冲云霄,照亮了整个深海鱿鱼谷!

陆时衍的仪器显示:“共生能量共鸣成功!五色光频率统一为180Hz,能量强度提升300%,能覆盖全球深海区域,净化效率提升50%!” 祭坛周围,远古壁画上的人鱼族和鱿鱼族图案,突然亮起,与空中的五色光柱呼应,像是在为他们祝福。

仪式成功后,大家都兴奋地欢呼——四大族群的族人围着五色光柱跳舞,鱿鱼族们用触手拍打着节奏,苏晓晓推着烤鱿鱼车,给每个人和鱿鱼族都发了一串“共鸣奖励串”。林知寒站在祭坛顶端,看着完美融合的五色光,心里充满了希望:“从今天起,‘海陆鱿共生’不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能量共同体!我们的联盟,会越来越强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鱿大带着族人,用触手拍打出“谢谢”的频率,身体的红光与五色光交织,像是在说:“以后,我们一起守护这片海洋,永远不分开!” 陆时衍看着仪器上稳定的能量数据,心安了不少。

第125集:陆时衍的“五色共生能量模型”与“对称能量舱”的搞笑故障

“共生能量共鸣仪式”成功后,陆时衍盯着仪器上五色光交织的能量图谱,眼睛亮得惊人——五种能量频率精准统一在180Hz,形成“完美的能量共振环”,这是“海陆鱿共生”最关键的科研证据。他立刻启动“五色共生能量模型”研发计划,要把这一现象转化为可应用的科研成果,用于优化净化节点、提升安保队能量装备,甚至给苏晓晓的鱿鱼串“赋能”。

模型的核心是“动态对称能量环”——陆时衍用五种颜色的水晶,按“正五边形对称”排列,模拟四色光与红光的位置;中心放置一块微型生命晶石,提供基础能量;水晶之间用透明的能量导管连接,导管内的能量流动轨迹,严格遵循“黄金螺旋对称”,确保五种能量能实时共振。他还设计了配套的“对称能量舱”,外形是正五边形,舱内按“左-右-前-后-中”对称分布五个能量接口,分别对应五种能量,人或鱿鱼族进入舱内,就能吸收五色共生能量,提升自身能量强度。

“能量舱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01毫米,”陆时衍对着施工队强调,“水晶的摆放角度、导管的长度、接口的位置,都要绝对对称,不然能量共振会失衡,甚至引发故障。” 苏晓晓凑过来,叼着烤鱿鱼调侃:“陆哥,你这模型和舱,长得像个五彩的鱿鱼串签子,不如叫‘鱿鱼能量舱’?” 陆时衍白了她一眼,却在模型底座,偷偷刻了个迷你鱿鱼图案——算是对“鱿鱼串赋能”的期待。

模型和能量舱建成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围观——林知寒第一个进入能量舱,五种能量顺着接口流入她体内,脊背的淡青鱼鳞与能量共鸣,发出耀眼的光,她能明显感觉到,控水异能的强度提升了20%;赵铁蛋进去后,安保棍顶端的结晶碎片,竟泛出淡淡的五色光,巡逻时能照亮更远的地方;最搞笑的是苏晓晓,她抱着一串鱿鱼串进舱,出来后鱿鱼串竟泛着五色光,咬一口,味道比平时更浓郁,她兴奋地喊:“真的能给鱿鱼串赋能!以后我的串就是‘五色能量鱿鱼串’,吃了能变厉害!”

可没过多久,“对称能量舱”就出了搞笑故障——鱿大带着鱿小进入能量舱,想提升红光能量,结果舱内的能量接口突然错位,五种能量流动轨迹偏离了“黄金螺旋”,红光接口的能量突然暴涨,把鱿大的触手烤得微微发红;淡蓝光接口的能量却减弱,舱内温度骤降,鱿小的身体结了层薄冰,像个“红光小冰球”。

“怎么回事?”陆时衍急得冲过去,打开能量舱,鱿大的触手还在冒热气,鱿小则冻得瑟瑟发抖,苏晓晓赶紧递过两串专属鱿鱼串:“快吃串暖和暖和!陆哥,你这舱是不是怕鱿鱼族吃太多串,故意捣乱?” 陆时衍检查后发现,是能量导管的“对称固定夹”太死板,鱿大进舱时不小心碰了一下,导管就偏离了轨迹——绝对对称,反而成了最脆弱的地方。

他连夜修改设计,把“绝对对称固定夹”换成“弹性固定夹”,允许导管在小范围内晃动;能量流动轨迹,也从“死板的黄金螺旋”,改成“随能量波动的动态螺旋”,像海浪一样能自我调整。修改后的能量舱,再也没出故障,鱿大带着鱿小进去,红光与其他能量完美共鸣,鱿大的触手能举起更重的东西,鱿小的红光能照亮整个深海鱿鱼谷。

陆时衍看着模型上动态流动的五色能量,笑着说:“原来最好的对称,是能包容变化的动态对称,就像我们和鱿鱼族的共生,不需要绝对一致,却能彼此成就。” 苏晓晓举着“五色能量鱿鱼串”凑过来:“那以后我的串,都要进舱‘赋能’!你这模型和舱,就叫‘鱿鱼能量套装’,保证火!” 陆时衍没反驳,只是在模型的说明书上,偷偷加了一句:“适用范围:人类、人鱼族、鱿鱼族,及各类鱿鱼制品。”

第126集:苏晓晓的“五色能量鱿鱼串”爆红与“能量串的搞笑副作用”

苏晓晓的“五色能量鱿鱼串”一经推出,立刻成了联盟的“顶流美食”——每串鱿鱼串都要在对称能量舱里“赋能”10分钟,烤好后泛着淡青、淡蓝、七彩、冰蓝、红五种微光,不仅颜值高,吃了还能提升能量:普通人吃了精力充沛,人鱼族吃了光能量增强,鱿鱼族吃了红光更稳定,连赵铁蛋的安保队队员,吃了后巡逻时都更有劲儿。

鱿鱼摊前每天都排着长队——小镇的居民们凌晨就来排队,说“吃了能量串,干活不累”;人鱼族的族人们特意从深海赶来,一次买十串,冻在冰窖里慢慢吃;鱿鱼族的鱿小,每天都拍着触手要吃,不吃就不巡逻,赵铁蛋只能每天给它留一串;最夸张的是国外加盟商,打视频电话说“要包下整个能量舱,每天给国外分店烤1000串能量串”。

小主,

苏晓晓忙得脚不沾地,每天要烤3000多串鱿鱼,陆时衍负责给鱿鱼串“赋能”,定好10分钟的闹钟,一串接一串,不敢耽误;赵铁蛋则负责维持秩序,给顾客讲解“能量串的正确吃法”:“要按颜色顺序吃,先吃淡青,再吃淡蓝,最后吃红光,能量吸收更均匀!” 虽然他自己吃的时候,总是一口吞,根本不管顺序。

可忙中出错,“能量串的搞笑副作用”还是出现了——一位老奶奶吃了能量串后,精力太充沛,连夜给全家织了三件毛衣,第二天还去地里种了半亩玉米,累得直喘气;一个小朋友吃了后,红光能量太强,晚上睡觉时身体泛着红光,吓得爸妈以为孩子“中了邪”;最离谱的是李大叔,吃了能量串后,淡蓝光能量过剩,手一碰水龙头,水就结成了冰,他哭笑不得地说:“现在洗手都得先把冰化开,太麻烦了!”

“怎么会有副作用?”苏晓晓急得直跺脚,拉着陆时衍去检查能量舱。 陆时衍检测后发现,是“赋能时间”太长——普通鱿鱼串赋能5分钟足够,苏晓晓为了“效果更好”,加了一倍时间,导致能量过剩。他赶紧调整赋能时间,还在鱿鱼摊前贴了“能量串食用须知”:“儿童、老人每次吃半串,普通人每次吃一串,24小时内不超过两串,避免能量过剩。”

可副作用还是没完全消失——鱿小吃了半串后,红光太亮,在深海巡逻时,把小鱼们都吸引过来,围着它转,根本没法巡逻;赵铁蛋吃了一串后,能量太强,安保棍不小心碰了一下树干,树干竟断了;苏晓晓自己吃了一串,结果烤鱿鱼时,手一碰烤架,烤架就泛出五色光,鱿鱼串瞬间就烤焦了。

“看来能量串不能随便吃,”林知寒笑着说,“我们可以按不同人群,定制‘能量浓度串’——儿童款浓度30%,老人款浓度40%,普通人款浓度50%,人鱼族和鱿鱼族款浓度60%,这样就不会有副作用了。” 苏晓晓立刻照做,推出“定制浓度能量串”,还在菜单上标注“适用人群”和“能量浓度”,成了小镇的“科技美食典范”。

晚上,苏晓晓坐在鱿鱼摊前,看着手里的“定制浓度能量串”,笑着说:“原来做美食和共生一样,不能追求‘越强越好’,适合才最重要。” 陆时衍点点头,递给她一串浓度30%的儿童款:“吃这个,不会把烤架烤焦。” 苏晓晓咬了一口,果然,身体只泛着淡淡的微光,再也不会“能量过剩”了——看来,不管是能量串,还是生活,适度才是最好的平衡。

第127集:赵铁蛋的“五色能量安保队”集训与“鱿鱼族队员的搞笑训练”

赵铁蛋看着联盟成员们吃了五色能量串后能量大增,决定开展“五色能量安保队集训”——让所有安保队员(包括人类、人鱼族、鱿鱼族、小动物们)都吸收五色共生能量,提升安保能力,还要训练大家用五色能量协同作战,应对更复杂的危险。

集训的地点在研究所的大广场,陆时衍帮忙搭建了“五色能量训练区”——按正五边形对称分布五个能量站,分别对应五种能量,队员们在每个能量站吸收对应能量后,再到中心的“共鸣区”进行协同训练;训练设施也按“五色对称”设计,淡青色的障碍栏、淡蓝色的攀爬架、七彩的平衡木、冰蓝色的滑梯、红色的模拟救援点,每个设施的难度都对应不同的能量强度。

集训当天,安保队员们都来了——人类队员穿着印着五色能量图案的安保服,人鱼族队员带着能量光盾,小动物们穿着苏晓晓做的迷你能量背心,鱿鱼族的鱿大带着族人,在广场旁的临时水箱里,随时准备参与训练。赵铁蛋穿着红色的集训服,举着小喇叭喊:“集训目标:每个人都能熟练运用五色能量,协同作战!训练好的,奖励一串五色能量鱿鱼串!”

第一个训练项目是“能量吸收”——队员们依次在五个能量站吸收能量,人类队员吸收后,身体泛着微光;人鱼族队员吸收后,光能量更亮;小动物们吸收后,动作更敏捷;最搞笑的是鱿鱼族,鱿大带着族人,用触手触碰能量站,身体的红光与能量站的光共鸣,竟能在水箱里“站立”起来,像一群“红色的能量小柱子”。

第二个训练项目是“协同障碍跑”——队员们分成五人一组(人类、人鱼族、小动物、鱿鱼族各一名),要一起穿过五色障碍设施。人类队员负责搬开障碍栏,人鱼族队员用能量光盾保护大家,小动物们负责钻过平衡木,鱿鱼族队员用触手帮忙推动滑梯。鱿大一组在过滑梯时,鱿大的触手太用力,把滑梯推歪了,导致队员们都摔了下来,赵铁蛋却笑着说:“没事!重在协同,下次用力轻点!”

第三个训练项目是“模拟救援”——在红色模拟救援点,有一个“受伤的小鱼模型”,队员们要一起用五色能量,把小鱼模型救回“急救站”。人类队员用能量抬起模型,人鱼族队员用治愈之光保护模型,小动物们用身体挡住障碍,鱿鱼族队员用触手托着模型,慢慢往急救站走。鱿小一组在救援时,鱿小太兴奋,用红光照亮时,不小心把小鱼模型照得发烫,苏晓晓赶紧递过一串能量串:“鱿小,吃串冷静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集训结束时,所有队员都能熟练运用五色能量协同作战,赵铁蛋给每个人都颁发了“五色能量安保勋章”,苏晓晓给大家分发了能量串。队员们吃着能量串,笑着说:“这次集训太有意思了,不仅提升了能力,还吃了好吃的鱿鱼串!” 鱿大在水箱里拍了3次触手,红光变亮,像是在说“下次还要集训,还要吃鱿鱼串!”

晚上,赵铁蛋坐在广场上,看着队员们和鱿鱼族一起玩耍,心里暖暖的——他的安保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变成了现在的“五色能量大家庭”,有人类、人鱼族、鱿鱼族、小动物们,虽然训练时搞笑不断,但大家都很认真,都想保护好联盟和海洋。林知寒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组建的五色能量安保队,是联盟最强大的守护者。” 赵铁蛋点点头:“以后我要把集训推广到全球安保分部,让每个分部都有五色能量安保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