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冰鳞族的加入,人鱼族四大族群——太平洋淡青鱼鳞族、大西洋淡蓝鱼鳞族、印度洋发光鱼鳞族、南极冰鳞族,终于全部团聚。林知寒决定在冰珊瑚城举办“人鱼族四大族群峰会”,邀请四大族群的首领和族人,一起讨论“全球人鱼族共同发展计划”,启动“冰系净化计划”,用冰鳞族的冰系能量,配合其他族群的力量,净化全球的低温海域。
峰会的筹备工作由四大族群共同负责——林知寒负责峰会流程设计,要体现“四大族群团结一心”的主题;淡蓝鱼鳞族首领负责“治愈之光舞台”,用治愈之光在冰面上凝成淡蓝色的舞台;发光鱼鳞族首领负责“七彩光装饰”,用七彩珊瑚和发光水晶,把冰珊瑚城打扮成“冰与光的海洋”;冰鳞族首领负责“冰系能量保障”,用冰系能量冻结出峰会的座椅和桌子,确保峰会期间的温度稳定;陆时衍负责“峰会科研记录”,用仪器记录四大族群的能量数据,还要确保峰会的流程“时间对称”;苏晓晓则负责“峰会美食补给”,她烤了“四大族群专属鱿鱼串”,对应四大族群的颜色(淡青、淡蓝、七彩、冰蓝),寓意“四大族群共生,全球海洋共净”。
峰会当天,冰珊瑚城变成了冰与光的世界——冰系舞台上,淡蓝的治愈之光、七彩的生机之光、冰蓝的冰系之光交织在一起,像一道跨越四大洋的彩虹;四大族群的族人们穿着各自的传统服饰,按族群顺序,对称地坐在冰制座椅上;联盟的陆地朋友们坐在中间,陆时衍拿着仪器记录数据,赵铁蛋带着安保队巡逻,苏晓晓推着烤鱿鱼车,给大家分发四大族群专属鱿鱼串。
峰会开始,林知寒站在冰系舞台中央,举起守护石:“今天,是人鱼族四大族群首次齐聚,我们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海域,却有着共同的使命——守护海洋,守护海陆共生的家园。” 四大族群的首领依次发言,淡蓝鱼鳞族首领提议“用治愈之光帮助受伤的海洋生物”,发光鱼鳞族首领提议“用生机之光唤醒枯萎的珊瑚”,冰鳞族首领提议“用冰系能量净化低温海域的污染物”,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启动“冰系净化计划”。
“冰系净化计划的核心,是‘四大能量融合’,”林知寒说,“用冰鳞族的冰系能量冻结污染物,淡蓝鱼鳞族的治愈之光保护海洋生物,发光鱼鳞族的生机之光恢复海域生机,太平洋族群的守护石能量,将四大能量传递到全球的低温海域,彻底净化低温污染。” 陆时衍立刻拿出仪器,展示“冰系净化计划的能量模型”——屏幕上,四大能量像四条光带,在海洋中交织,形成“全球低温净化网络”,覆盖了南极、北极、深海等低温海域。
启动仪式上,四大族群的首领站在冰系祭坛前,各自举起族群的信物(太平洋的守护石、大西洋的治愈冰晶、印度洋的发光水晶、南极的冰系水晶),四大信物的光凝聚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箭,射向冰系水晶——冰系水晶的光突然变强,顺着净化节点,将四大能量传递到全球的低温海域。陆时衍的仪器显示,南极海域的污染物开始被冻结,深海的低温污染也在慢慢减少,全球海洋的生态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峰会结束后,四大族群的族人们围在一起,吃着苏晓晓的四大族群专属鱿鱼串,笑着聊着未来的计划。
第109集:“冰系净化计划”的首次执行与“冰面裂缝”的惊险救援
“人鱼族四大族群峰会”结束后,“冰系净化计划”正式进入执行阶段——首个目标是南极周边的“低温污染海域”,那里因人类废弃的科考站垃圾、船舶泄漏的石油,形成了一片“黑色冰面”,污染范围达10平方公里,大量南极生物因此迁徙。
执行小组由四大族群精英和联盟核心成员组成:林知寒作为总协调,负责用守护石能量连接四大族群的能量;冰鳞族首领带着族人,操控冰系能量冻结污染物;淡蓝鱼鳞族派出治愈小队,用治愈之光保护周边的企鹅、海豹;发光鱼鳞族的族人负责用生机之光,唤醒被污染冻伤的冰海草;陆时衍带着科研仪器,实时监测净化数据,确保能量输出“动态对称”;苏晓晓则推着“移动鱿鱼补给站”,给队员们烤热乎冰系鱿鱼串,补充能量;赵铁蛋带着南极安保队,负责现场警戒和应急救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执行当天,南极的天气格外晴朗,可“黑色冰面”却像一块丑陋的伤疤,趴在海面上,冰面下的海水泛着黑色,偶尔能看到挣扎的小鱼。冰鳞族首领举起冰系水晶,大喊:“冰系能量,凝结!” 族人们纷纷举起双手,冰蓝色的能量顺着冰面蔓延,黑色冰面上的石油、塑料垃圾,瞬间被一层薄冰包裹,形成“污染冰球”,像黑色的珍珠,嵌在冰面上。
“治愈之光,守护!”淡蓝鱼鳞族的治愈小队同时发力,淡蓝色的光罩笼罩着冰面周围的企鹅聚居地,一只之前误食塑料的小企鹅,在光罩中慢慢恢复活力,摇摇摆摆地走向妈妈。发光鱼鳞族的族人则围着枯萎的冰海草,唱起生机之歌,七彩的光落在海草上,枯萎的叶片慢慢变绿,重新焕发生机。
陆时衍的仪器屏幕上,数据不断跳动:“冰系能量输出稳定,污染冻结率80%;治愈之光覆盖范围15平方公里,生物存活率100%;生机之光唤醒冰海草300株……” 他一边记录,一边调整能量融合参数:“冰系能量减10%,治愈之光加5%,保持能量动态对称,避免冰面因能量过强破裂。”
苏晓晓的移动鱿鱼补给站前,队员们排起了长队——冰鳞族的族人吃着热乎冰系鱿鱼串,浑身的寒气消散不少;企鹅们围着补给站,等着苏晓晓扔出的鱿鱼味小鱼干;海豹们则趴在冰面上,等着不辣的鱿鱼串,场面热闹又温馨。
可就在净化进行到90%时,意外突然发生——冰面下的污染物突然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导致“黑色冰面”中央出现一道3米长的裂缝,裂缝还在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扩大,冰面下的海水翻滚,几只正在冰面下清理垃圾的发光鱼鳞族族人,瞬间被卷入裂缝!
“不好!”林知寒脸色一变,立刻停止能量输出,“快救他们!” 赵铁蛋带着南极安保队冲过去,企鹅们用翅膀拍打着冰面,试图稳住裂缝;海豹们跳进裂缝旁边的海水里,用身体挡住翻滚的海水;冰鳞族的族人赶紧用冰系能量冻结裂缝边缘,却因为裂缝下的气体不断冲击,冰面冻了又裂,根本无法固定。
陆时衍急中生智,大喊:“用能量冰针!把冰系能量和生命晶石能量融合,做成冰针,插进裂缝两侧,固定冰面!” 林知寒立刻照做,举起守护石,将太平洋族群的能量与冰系能量融合,凝成无数细长的冰针,像一把把蓝色的剑,插进裂缝两侧的冰面——冰针瞬间冻结,裂缝扩大的速度慢了下来。
苏晓晓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她拿起一串热乎冰系鱿鱼串,扔进裂缝:“用鱿鱼串的热乎气,融化一点冰面,让冰针更好地固定!” 鱿鱼串的热气顺着裂缝下沉,遇到冰冷的海水,形成一层薄雾,冰鳞族的族人趁机加大冰系能量输出,裂缝终于被固定住。
淡蓝鱼鳞族的治愈小队,顺着裂缝边缘放下绳索,发光鱼鳞族的族人抓住绳索,慢慢爬了上来,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都没有受伤。林知寒赶紧用守护石的能量,给他们披上一层光罩,苏晓晓递过热乎的鱿鱼串:“快吃点,暖暖身子!”
危机解除后,队员们重新投入净化——冰鳞族的族人用冰系能量,将裂缝周围的“污染冰球”小心转移;发光鱼鳞族的族人用生机之光,修复裂缝下的冰海草;陆时衍调整能量参数,将“动态对称”改为“弹性对称”,允许能量根据冰面情况小幅波动。
当天傍晚,“黑色冰面”的净化终于完成——黑色的冰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纯净的冰面,冰下的海水清澈见底,小鱼们欢快地游动;企鹅、海豹们重新回到冰面,围着队员们欢快地叫着;冰海草随风摆动,泛着绿色的光。陆时衍看着仪器上“净化率100%,生物活跃度提升50%”的数据,笑着说:“冰系净化计划,首次执行成功!” 苏晓晓举着鱿鱼串,对着冰面大喊:“太好了!以后我们要把全球的低温海域,都变成干净的家园!”
第110集:南极之旅的告别与“全球海陆共生地图”的绘制
随着“冰系净化计划”首次执行成功,联盟在南极的任务也接近尾声——冰鳞族的冰系能量研究有了突破,南极安保队分部稳定运行,四大族群的联系更加紧密,是时候告别南极,回到研究所,准备下一次的全球净化任务。
告别前的最后一天,冰鳞族的族人在冰珊瑚城举办了“南极欢送宴”——冰制的餐桌上,摆满了南极的特色美食:冰系水晶冻、烤冰海草、清蒸南极虾,还有苏晓晓烤的“四大族群团圆鱿鱼串”,串上插着四色小旗子,代表四大族群;冰系祭坛上,四大族群的信物(守护石、治愈冰晶、发光水晶、冰系水晶)放在一起,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整个冰珊瑚城。
宴会上,冰鳞族的首领举起冰系酒杯,对着大家说:“感谢联盟的朋友们,感谢四大族群的族人,是你们让我们不再孤单,让南极的海洋重新变得干净。以后,冰鳞族会永远是联盟的一员,和大家一起守护海洋!” 林知寒也举起酒杯,笑着说:“南极不是终点,是‘全球海陆共生’的新起点,我们会带着这里的温暖和勇气,继续净化全球的海洋,让人鱼族、人类、所有海洋生物,都能拥有干净的家园。”
小主,
宴会后,大家开始收拾行李——陆时衍小心翼翼地把冰系能量样本放进保温箱,笔记本上画满了南极的科研数据和冰系能量图谱,还在最后一页画了个小小的冰屋;苏晓晓把剩下的鱿鱼干、调料包打包,说要带回去给小镇的居民尝尝南极的“冰系鱿鱼味”;赵铁蛋则和南极安保队的队员们告别,企鹅们用翅膀拍着他的腿,海豹们蹭着他的手,刺猬们卷成球,把自己塞进他的行李包,像是要跟着一起走;林知寒则和四大族群的首领,在冰系祭坛前,共同绘制“全球海陆共生地图”——地图上,四大族群的栖息地用不同颜色标注,净化节点用绿色的点表示,已经净化的海域用蓝色覆盖,待净化的海域用黄色标注,地图的中心,画着联盟的标志,周围写着“海陆共生,永不分离”。
“这张地图,是我们共同的约定,”林知寒指着地图说,“以后,我们要一起努力,把黄色的海域,都变成蓝色的干净海域,让全球的海洋,都能像南极一样,纯净、温暖。” 四大族群的首领点点头,在地图上按下各自的手印,林知寒也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手印围绕着联盟标志,形成一个圆形,像一个温暖的拥抱。
第二天早上,科考船驶离冰珊瑚城,冰鳞族的族人们站在冰面上,挥手告别;企鹅们排成队,摇摇摆摆地跟着船跑;海豹们在海面上,拍打着肚皮,像是在唱歌送别;冰系祭坛上的四大信物,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了科考船的航线。
苏晓晓趴在船舷边,对着南极的方向大喊:“冰鳞族的朋友们,我们还会回来的!下次来,我给你们烤更多的热乎冰系鱿鱼串!” 赵铁蛋举着安保棍,对着南极的安保队喊:“你们要好好巡逻,保护好南极的朋友,我会来看你们的!” 陆时衍站在甲板上,看着手里的“全球海陆共生地图”,笔记本上的“动态对称”计划,又多了一行字:“尊重自然,弹性平衡,才是最好的共生。”
林知寒握着守护石,看着渐渐远去的冰珊瑚城,心里充满了希望——南极之旅,不仅让人鱼族四大族群团聚,更让“海陆共生”的理念,在冰与光的交织中,变得更加坚定。她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海域等着净化,还有很多朋友等着遇见,但只要四大族群团结一心,联盟成员彼此信任,有烤鱿鱼的香味,有鱼朋友的陪伴,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守护海洋的脚步。
科考船驶向远方,南极的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块巨大的水晶。林知寒展开“全球海陆共生地图”,地图上的蓝色海域,正一点点扩大——这张地图,不仅是一张净化计划图,更是一张“爱与信任的约定图”,它将指引着联盟,继续在太平洋底,在全球的每一片海域,书写“海陆共生”的传奇。
南极的风,带着冰系能量的清爽和鱿鱼串的香味,吹向远方,像是在说:“再见了,南极;你好,下一个纯净的海域!” 联盟的冒险,还在继续;《太平洋底来的人》的故事,也将在“全球海陆共生”的征程中,写下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