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金箍束首叛奴哀鸣

慈航瘫坐在莲池边,掌心的护宝钱重新变回念珠,珠串间的金线残留着淡金血迹。石矶娘娘用甘露为他擦拭眉骨的伤口,老娘娘的指尖带着菩提子的清香,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善财童子捧着琉璃盏走来,盏中碎片正在自动聚合,却始终缺了一角:“菩萨,那些金箍碎片……会永远留在妖族元神里吗?”

慈航握住少年的手腕,舍利子的光芒在两人掌心流转:“碎片会留下,但禁锢的力量会消散。”他望着西方天际,那里的佛光渐渐褪去,露出一道七彩虹桥,“只要有人记得他们的抗争,记得何为真正的慈悲,这些碎片便会化作守护的印记。”如来将一枚菩提叶放在他掌心:“此叶可净化你元神中的咒力。妖族与佛门的隔阂,需慢慢化解。”地藏王则将往生珠递给石矶娘娘:“此珠可镇魂,助妖族修士平复戾气。”

送走两位佛祖,慈航看着念珠中妖族弟子重建家园的景象,心中明白,金箍之祸虽平,但化解种族仇恨的路才刚刚开始。他将菩提叶贴在眉骨伤口上,清凉之意顺着经脉游走,同时感到一股微弱的联系从西牛贺洲传来——那是金箍碎片的气息,它们在妖族元神中沉寂,却似在等待着什么。

接下来的三个月,普陀山成了妖族的避难所。龙女带领弟子清理莲池边的金环碎片,善财童子则四处寻找被金箍伤害的妖族后代。石矶娘娘每日为妖族修士讲经,用往生珠化解他们心中的戾气。慈航则将《紫霄宫秘录》中的道法与佛门慈悲之心结合,为弟子们讲授新的修行之法:“修行不在于种族,而在于心性。妖族有灵动之姿,佛门有慈悲之怀,若能相融,便是大道。”

一日清晨,慈航正在菩提树下打坐,青铜念珠突然发出轻颤。他睁开眼,只见念珠中浮现出火焰山的景象:红孩儿正教孩子们种植耐旱的莲花,每个孩子的眉心都有一点微弱金光——那是金箍碎片形成的印记,此刻却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红孩儿察觉到什么,抬头望向普陀山方向,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手中莲子抛向空中,竟化作一道金光,落在慈航的念珠上。

慈航微微一笑,将念珠收入袖中。他想起红孩儿当年问他的问题,如今终于有了更完整的答案:“慈悲不仅是见苦援救,更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包容每一种存在的价值。”他起身走向莲池,看着石矶娘娘与狐族老妪一起采摘莲蓬,善财童子和龙女正教妖族孩童辨识草药,心中满是平和。

小主,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涌动。三日后,一位佛门弟子来到普陀山,带来了西牛贺洲佛门寺庙的消息:部分僧人仍对妖族心存芥蒂,甚至暗中阻挠妖族重建家园。慈航听完,并未动怒,只是将一枚莲子递给那弟子:“你将这枚莲子种在寺庙的莲池里,若它能开花,便说明两族尚有和解之机。”弟子将信将疑地离去,慈航则站在莲池边,望着池中亭亭玉立的莲花,陷入沉思。

他知道,偏见的消除并非一蹴而就。当年阐教与截教的仇恨,延续了数百年才渐渐淡化,如今佛门与妖族的隔阂,恐怕也需要长久的努力。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西牛贺洲,与佛门弟子交流。石矶娘娘得知后,担忧地说:“你元神中的咒力尚未完全净化,此去恐有危险。”慈航笑着摇头:“正因为有危险,才更要去。若连我都畏惧,又如何劝他人放下偏见?”

出发那日,普陀山的弟子们都来送行。善财童子将琉璃盏交到他手中:“菩萨,这盏虽有残缺,却能映照人心善恶,您带着它,也好有个防备。”龙女则将甘露瓶递给他:“瓶中还有些许三光妙水,可解咒毒。”慈航接过法器,向众人深深一拜,然后踏着祥云向西而去。

西牛贺洲的佛门寺庙多建在高山之上,香火鼎盛。慈航首先来到一座名为“普照寺”的寺庙,刚到山门外,便被僧人拦了下来:“你这道人,怎敢擅闯佛门圣地?”慈航拿出如来赐予的菩提叶,僧人见后,虽仍有不满,却还是让他进了寺。寺内的方丈听闻他的来意,皱眉道:“妖族残暴成性,当年害死我寺多位弟子,怎能与他们和解?”

慈航并未争辩,只是将琉璃盏放在方丈面前:“方丈请看。”盏中浮现出普照寺弟子与妖族冲突的景象——原来是寺内弟子强行占用妖族的耕地,才引发了争斗。方丈看完,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是我被流言蒙蔽了双眼。”慈航趁机说道:“众生皆有善恶,不能以偏概全。妖族中确有作恶之辈,但佛门中也有失德之人。若我们能放下偏见,相互理解,何愁不能和平共处?”

方丈被他说服,决定与附近的妖族妖国和解。慈航离开普照寺后,又接连走访了十几座寺庙,每到一处,他都用琉璃盏映照真相,用慈悲之心感化僧人。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佛门弟子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与妖族接触。在火焰山,红孩儿与普照寺的僧人一起开垦荒地;在流沙河,蓝袍道人与寺庙的僧人共同治理水患——两族的关系,正在悄然改变。

然而,并非所有僧人都能接受妖族。在一座名为“伏魔寺”的寺庙,方丈固执己见,认为妖族天生就是妖魔,必须铲除。他暗中召集了一批僧人,准备偷袭妖族妖国。慈航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去阻止。伏魔寺方丈见到他,怒喝道:“慈航,你助纣为虐,早晚要堕入魔道!”说着便下令僧人动手。

慈航无奈,只得祭出青铜念珠,佛光将僧人笼罩。他并未伤害他们,只是用灵力束缚住他们的动作:“方丈,我并非助纣为虐,只是不愿看到生灵涂炭。你若执意如此,便是违背佛门慈悲之道。”方丈挣扎着喊道:“妖族是魔,杀魔便是行善!”慈航摇了摇头,将琉璃盏中的景象投射到空中:“你看,这些妖族正在救助受伤的凡人,他们哪里是魔?真正的魔,是你心中的偏见与仇恨。”

方丈看着空中的景象,眼中的疯狂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迷茫与痛苦。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曾被妖族所救,那时的妖族并非传言中那般残暴。难道自己真的错了?慈航见他有所动摇,便收起佛光:“方丈,放下仇恨吧。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和解,才能让西牛贺洲真正安宁。”方丈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我……我愿意尝试。”

解决了伏魔寺的危机后,慈航的元神消耗过大,眉骨的伤口再次渗出血迹。他知道自己需要回普陀山休养,便启程返回。回到普陀山时,弟子们都围了上来,看到他受伤,都十分担忧。石矶娘娘赶紧为他疗伤,心疼地说:“我就说让你不要去,你偏不听。”慈航笑着说:“虽然受了伤,但值得。西牛贺洲已有大半寺庙愿意与妖族和解,这便是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