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请求慈航道人给他们治病。老者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看到大家的病情有所好转,也不再阻止。
慈航道人一边给山民们治病,一边询问年轻人关于瘟疫的情况。年轻人告诉他,这种瘟疫是一种新型的病毒引起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很难治愈。他一直在研究治疗这种瘟疫的方法,却没有成功。
“我或许有办法。” 慈航道人说。他从竹篓里拿出阿秀给的鹅卵石,放在手心,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丹田处的灵力缓缓流动,虽然还有些滞涩,但比以前顺畅了许多。
他将灵力注入鹅卵石,然后将鹅卵石放在一个重症患者的额头上。鹅卵石发出淡淡的光芒,患者的痛苦渐渐减轻,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山民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他们纷纷跪下,向慈航道人磕头致谢。老者也走上前,羞愧地说:“仙师,是我们错怪了您和这位年轻人,请您原谅我们。”
慈航道人扶起老者,说:“知错能改就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治好大家的病,防止瘟疫继续传播。”
在慈航道人和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瘟疫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山民们为了感谢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席间,年轻人向慈航道人请教修行的问题。
“仙师,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一心想帮助别人,却总是被人误解?” 年轻人问道。
慈航道人看着他,说:“修行之路本就充满了坎坷和误解,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的本心。就像这颗鹅卵石,” 他拿起一颗鹅卵石,“无论被多少人踩踏,被多少水冲刷,它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仙师的话,我记住了。”
离开山谷时,年轻人执意要跟随着慈航道人。“仙师,我想跟您一起修行,一起帮助更多的人。” 年轻人说。
慈航道人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你跟我来吧。”
他们一起踏上了前行的路,年轻人的名字叫清风。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善良的,有邪恶的,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慈航道人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传授给清风,清风也用他的聪明才智帮助慈航道人解决了许多难题。
在一个繁华的都市,他们遇到了一个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仙师,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作恶,” 清风愤怒地说,“我们应该教训他一下。”
慈航道人看着那些受苦的百姓,丹田处的魔念又开始蠢蠢欲动:“杀了他,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个念头让他吓了一跳,他赶紧摇了摇头,驱散了这个可怕的想法。
“我们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 慈航道人说,“那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们经过一番调查,收集了贪官污吏的罪证,然后将这些罪证交给了当地的巡抚。巡抚是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将贪官污吏逮捕归案,依法惩处。
百姓们得知贪官污吏被惩处的消息,都欢呼雀跃,纷纷向慈航道人和清风道谢。看着百姓们开心的笑容,慈航道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用正义和智慧解决问题,比用暴力更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慈航道人的道心越来越坚定,丹田处的魔念虽然依旧存在,但已经无法再影响他的判断和行动。他明白了,魔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魔念吞噬,失去自己的本心。
他和清风一起,继续行走在人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播着善良和希望。他们的故事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一段佳话。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座寺庙。寺庙里的方丈是一位得道高僧,看到慈航道人,笑着说:“施主,你的道心已经很坚定了,魔念再也无法侵蚀你了。”
慈航道人双手合十,说:“多谢方丈夸奖。但我知道,修行之路永无止境,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方丈点点头,说:“施主说得对。修行之路就像这漫长的人生路,充满了挑战和考验。只有不断地问心为何,坚守自己的本心,才能走得更远。”
慈航道人告别了方丈,和清风一起离开了寺庙。他们继续前行,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问心为何?或许答案就在这一步步的前行中,在这一次次的坚守中,在这颗染尘却依旧跳动的道心里。慈航道人知道,只要他还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还能握着手中的鹅卵石,他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一个霜气渐浓的深秋午后,千年银杏抖落满身碎金,将青石地面铺成流动的星河。慈航道人宽袖拂过飘落的扇形叶片,指尖凝着几片不肯坠落的残叶,望着叶肉间细密如蛛网的脉络出神。斑驳光影在他眉间织就明暗交错的纹路,恰似那些纠缠不清的魔念。忽有枯枝断裂的脆响惊破寂静,清风化作青衫少年踏叶而来,腰间玉铃与满地落叶共舞,却惊不散慈航道人眼底翻涌的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