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刘姥姥二进贾府

秋高气爽,官道上洒着暖融融的日光,一辆慢悠悠的小毛驴踏碎晨光而来。

驴背上坐着个六七岁的孩童,穿着洗得发白却整洁的粗布衣裳,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

旁边牵着驴的老妪头发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却精神矍铄,却正是那刘姥姥,那孩童便是她的外孙板儿。

驴身两侧挂着两个竹筐,里面码着水灵的时新蔬菜,还衬着些饱满的瓜果,以及几包整理得整齐的干菜,透着股新鲜的野趣。

自上次蒙王熙凤与蒹葭资助后,刘姥姥一家便商量着买了几亩薄田,不求当什么地主,只求自给自足。

一家子都是肯下力气的,又添了这头小毛驴帮忙耕作,日子竟渐渐有了起色。

感念着恩人的情分,入秋后果蔬刚熟,刘姥姥便挑了最鲜嫩的瓜果,选了最干净的干菜,带着孙子板儿,再次踏上了去往荣国府的路,这次不是打秋风,是专程来谢恩的。

轻车熟路到了荣国府西侧,刘姥姥停在那挂着“林府”二字的角门前,小心翼翼叩了叩门环。

不多时,门内传来脚步声,晴雯正好在附近巡查,开门一看是她,眼睛一亮,连忙拉开门:“刘姥姥,您怎么来了!快进来!”

一边引着人往里走,一边转头吩咐身后的小丫头,“快去告诉姑娘们,刘姥姥带着板儿来看望姑娘了!”

刘姥姥牵着板儿,局促地跟着往里走,眼神里满是感激:“姑娘还记得我,真是有心了。”

板儿则好奇地东张西望,虽然来过一次了,但他觉得这里真好看,比画本子里的宫殿都好看,他再来一百次也不会看腻。

到了正厅外,蒹葭与黛玉早已迎了出来。刘姥姥一见二人,激动得眼圈发红,拉着板儿就要往地上跪。

“二位姑娘的大恩,我这辈子都记着!今日特意带些自家种的瓜果来,略表心意,还请姑娘们不要嫌弃!”

蒹葭连忙上前一步,亲自扶住她的胳膊,温声道:“刘姥姥快起来,这么客气做什么。当初不过是举手之劳,怎当得起你这般大礼。”

黛玉也在一旁笑着附和:“是啊姥姥,快请坐,咱们屋里说话。”

几人移步偏厅坐下,丫鬟很快端上茶水。蒹葭端起茶杯,笑着问:“姥姥家里的田收成怎么样?日子可还顺遂?”

一提及家事,刘姥姥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打开了话匣子:“托姑娘的福!今年收成好,几亩田收的粮食够吃了,还能余些换些银钱。这不,特意挑了些新鲜的瓜果蔬菜送来,都是自家种的,干净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