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主控台前,手从启动区收回。投影里的塔影熄了,空气里只剩终端低频的滴声。赵明还站在数据台边,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没动。
苏晴没说话,只是把新的注射笔轻轻放在操作台上。她的眼神落在我的颈部,那里有晶体在皮肤下微微反光。我知道她在看什么。神经传导速度已经慢了,我能感觉到反应比平时迟半拍。
我不再看他俩,转身走到角落的工作桌前。抽屉拉开,拿出一张空白图纸和一支碳素笔。零域的能力还在体内流转,但我不再依赖系统建模。图纸要我自己画。
笔尖落在纸上,第一道线是塔基的环形导槽。我闭眼,把三年前的城市气候模块调出来,风道角度五度,导能槽深三点七厘米,储能网节点加密两层。这些数据刻在脑子里,不用查。
苏晴走过来,站在我身后。她没有问我在做什么,只是拿起记录板,写下一行字。我没看内容,继续画。
第三座塔的顶部结构最难。备用接口的位置必须改。原来的V2.1协议已经被标记为风险项,这次我要把它彻底封死。我把接口移到塔身中段偏下的位置,加装物理隔离闸,信号回路绕开主控芯片,直接接入地下继电器组。
这是老城区废弃电网的一部分。只要塔体通电,继电器就会自动触发,形成离线闭环。没人能远程接入,包括赵明。
图纸完成时,我已经出了一身冷汗。左眼发烫,像是有电流在里面窜。我把它闭上,用右手按住太阳穴,等那股刺痛过去。
“准备好了。”我说。
苏晴递来注射笔。我扎进手臂,药液推进去的瞬间,精神稍微稳了一下。
我回到主控台,把手放上去。这一次,我没有连接数据流,而是直接将手绘图纸的信息导入零域核心。意识下沉,能量顺着记忆路径流动。
第一座塔开始成型。
金属环从地面升起,一圈接一圈。支撑柱自动对接,塔身逐节向上延伸。我能感觉到消耗在加大,颈部的晶体开始往肩部爬。
“第一座稳定。”苏晴说,“能量输出正常。”
我没回应,继续推进第二座。
塔基浮现,储能网接口锁定。当第二座塔升到六十米时,左手小指突然没了知觉。低头一看,指尖已经变成灰白色,晶体覆盖了整根手指。
监控屏幕亮起红框:【东区方向能量飙升】。
我知道他们来了。
“老周。”我接通频道。
“在。”他的声音很稳。
“按预案,B型种子弹准备。”
“明白。”
我没有停下。右手还能用。我咬牙,把最后一节导能环从虚空中拉出来。高温接缝在塔顶打开,我用晶化的手指伸进去,代替焊枪完成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