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模块住所·希望工程

车载系统警报声刚停,我松开控制台边缘的手指,掌心那道裂口已经不再渗蓝液,但整条右臂像被砂纸磨过一遍,抬起来时肌肉直发颤。

苏晴站在我身后,没说话,只是把一支注射器收进医疗包。她刚才给我打了抑制剂,用来减缓细胞变异速度。剂量比上一次多了百分之十五。

“能源接口还有三分之一没恢复。”我说。

老周在车门外应了一声,声音压得很低:“王强带人正在拆解备用电池组,能凑出两个临时供电单元。”

我点头,打开主控屏,调出地形图。我们停在这片荒野已经六小时,风沙基本停了,远处那座断裂高架的轮廓清晰起来。地图上标着一圈红点,是昨晚截获的信号源坐标——城市中心那座倒金字塔建筑。我没动它。

现在要做的不是追着线索走。

而是停下来,捡点东西。

“准备启动模块住所系统。”我说。

苏晴看了我一眼:“你的精神力够用?”

“够。”我说,“这次不一次性成型,分段激活,降低负荷。”

她没再问,转身下车去安排医疗组监测辐射值。老周也跟着出去布置警戒线。我闭眼接入零域,脑海里浮现出设计图:标准居住单元、净水循环舱、空气过滤塔、能源中继站,四个基础模块组成最小生存单元,可复制扩展。

第一阶段目标:安置二百名新来的幸存者。

他们昨天傍晚抵达营地外围,是从东城区逃出来的平民,带着孩子和老人,步行三天才找到我们车队。没有能力者,也没有武器,只有一身尘土和干裂的嘴唇。

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能睡踏实的地方。

我将蓝图分解成十六个独立激活序列,锁定主控车残余能源作为初始驱动点。手指在控制台上划过,领域能力缓缓展开,一道微弱的光纹从车体底部蔓延出去,像根探路的触须。

地面开始震动。

不是剧烈的那种,而是持续而稳定的低频颤动,像是某种机械正在地下苏醒。光纹所到之处,金属框架一根根从地里“长”出来,连接节点自动校准角度,螺栓结构无声咬合。十分钟后,第一个居住单元的骨架已完成。

王强带着工程队冲进去检查承重梁,回来报告说结构稳定,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我继续推进第二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