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努力受挫的消息,如同一声沉闷的丧钟,在堡垒内部悄然敲响,却又迅速回荡在每一个角落。陈默并未刻意封锁消息,在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刻,隐瞒只会滋生更危险的猜疑和恐慌。然而,当冰冷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时,那股无形的压力,还是让原本因战备而沸腾的“守望者”,陷入了一种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凝滞。
远方的阴云,终于化作了实质性的孤立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知情者的心头。
一、无声的蔓延:恐慌的低语
最初的变化是细微的。食堂里,人们交谈的声音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餐具碰撞的单调声响和咀嚼食物的沉默。原本在工歇时还能听到的些许玩笑和闲聊,如今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时不时望向东南方向的、充满忧虑的目光。
训练场上,新兵们操练的动作依旧标准,但眼神中少了几分前几日的锐气与亢奋,多了几分迷茫和沉重。就连最沉稳的老兵,在擦拭枪械时,动作也显得比以往更加用力,仿佛要将内心的不安随着油渍一同擦去。
“连军方和江东都不敢插手……”
“我们真的能挡住吗?那可是有飞机坦克的……”
“听说‘天神’的人都是改造过的怪物,一个能打我们十个……”
“打不过会怎么样?像以前那些被林凡灭掉的据点一样吗?”
类似的低语,如同潮湿角落里的霉菌,在人群的缝隙中悄然滋生、蔓延。尽管没有人公开质疑领导层,但那种对未知强敌的恐惧,对孤立无援处境的认知,像一种无形的毒素,开始侵蚀刚刚凝聚起来的决心。
李秀娟在组织妇女们缝制沙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以往,这些姐妹们还会一边干活,一边聊聊孩子,说说家常,带着一种为家园出力的踏实感。可现在,她们大多沉默着,手上的针线穿梭飞快,眉头却始终紧锁着,偶尔有人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便引得周围一片默然。
二、管理层的压力:信心的动摇
这种凝重的氛围,同样渗透进了管理层。在一次非正式的内部情况通报会上,气氛显得格外沉闷。
负责农业的吴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担忧:“如果……如果战事不利,我们的春耕计划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完全中断。新开垦的‘曙光农场’暴露在外,首当其冲……”
负责物资调配的一名原超市经理,看着手中的报表,眉头拧成了疙瘩:“为了支持军工和防御建设,我们已经动用了大量的战略储备。日常配给虽然还没削减,但长此以往,尤其是如果对外贸易渠道因为战争中断,我们的物资链会非常紧张。”
甚至一位后期加入、因管理能力突出而被提拔到中层的中年干部,也忍不住委婉地提出:“总指挥,是否……是否可以考虑一些更灵活的应对策略?比如,暂时性的战略转移,或者……尝试与‘天神’进行某种程度的接触?或许他们并非完全无法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