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远比之前感知到“规则牢笼”或“温和刺激”时更强烈的波动,从他沉寂的意识核心深处荡漾开来。那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自身道路绝对坚定的排斥反应。
“否定…混沌?”
“同化…秩序?”
“…谬误!”
冰冷的意念如同实质的刀锋,斩断了那试图渗透进来的蛊惑之音。他无法直接出手干预原点的抵抗,但他自身对“混沌有序”道路的绝对坚信,其本身就如同一座灯塔,透过边狱的阻隔,为正在艰难抵御认知渗透的原点,提供了最根本的、方向性的锚定。
他的意识更加主动地贴合边狱和外部牢笼的规则结构,不再仅仅是感知,而是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极其隐蔽的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他要理解的,不仅仅是这座牢笼的构造,更是构筑这座牢笼的“思维模式”,是“秩序之影”进行“认知渗透”时所依赖的底层逻辑链。
知己知彼。即使在绝对的劣势中,学习和理解,永远是反抗的第一步。
…
织网内部,“认知防火墙”的建立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防火墙本身是基于逻辑和规则构建的,它可以识别出明显的逻辑谬误、恶意代码和规则冲突。但“认知渗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很多时候并非提供“错误”的信息,而是提供一种“不同的”、“更优化”的视角和逻辑路径。这些路径在“秩序之影”的框架内是自洽且“完美”的。
“不行!第三套隔离方案失败!”一名负责编写防火墙规则的研究员意识体 frustration (挫败)地汇报,“目标认知偏差所使用的逻辑链本身是严谨的!我们的防火墙无法将其判定为‘威胁’,除非我们修改自身对‘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但那意味着我们可能把自己也锁死!”
林晚紧咬着下唇,她面前的虚拟屏幕上,代表认知渗透的数据流如同狡猾的水银,正在不断适应和绕过一道道新设立的防火墙规则。
“不能只依靠静态的逻辑判断…”她眼中银光爆闪,灵感如同电光石火,“它的目标是活的认知!我们的防御也必须是活的!启动‘共念之网’动态防御模块!以我们共同的记忆、情感、信念作为判断基石!”
新的指令下达。庞大的“共念之网”被调动起来,不再仅仅是分担压力和汇聚力量,而是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动态的认知基准参照系。
当某个意识体或区域环境再次受到渗透影响,开始倾向于“秩序优先”思维时,“共念之网”会立刻将其与网络内流淌的、源自无数幸存者的、对家园的怀念、对自由的渴望、对亲友的情感、对“变量”可能性的坚信等海量鲜活的情感记忆数据流进行比对。
那种冰冷的、绝对化的“秩序美好”论调,在充满了烟火气、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的人类集体记忆面前,立刻显露出其苍白与虚假。
“警报!编号DL-734区域环境规则出现‘非情感化优化’倾向,与‘共念之网’情感记忆基准冲突度达到87%!判定为认知污染!已执行强制净化!”
“警报!意识体T-09号出现‘个体意志无用论’认知偏移,与网络内‘个体奋斗’信念集冲突度达到92%!已执行隔离与记忆锚定疗法!”
动态的、基于集体情感与信念的防火墙开始发挥作用。虽然不能完全阻断渗透,但能够及时识别和清除大部分已被植入的认知偏差。
然而,“秩序之影”的“研究”并未停止。观察到变量势力建立了基于集体情感的动态防御后,逻辑核心立刻调整了“认知渗透”的策略。
新的渗透波束变得更加个性化。它们开始尝试分析不同意识体在“共念之网”中留下的情感印记碎片,然后针对性地制造与之相悖的、或者进行扭曲性解读的“认知陷阱”。
例如,对一个强烈怀念战前地球母亲烹饪味道的意识体,渗透波束可能会尝试植入“自然孕育是不稳定且低效的,合成营养才是秩序与进步的体现”的观念,并试图将其对母亲手艺的情感,扭曲为对“落后生产方式”的依恋。
博弈进入了更精细、更凶险的层面。这不再仅仅是规则与逻辑的对抗,更是情感、记忆、信念等构成“自我”最核心要素的保卫战。
…
一次针对性的、极其阴险的认知渗透,瞄准了何雨水。
渗透波束巧妙地绕过了常规的逻辑防火墙,直接链接到了她与万灵古树深度共鸣的生命织锦感知层面。一股冰冷、绝对“理性”的意念,试图侵入她的意识:
“生命…循环…转化…共生…何其低效与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