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途遇故交

“行!就下周三上午!我在食堂等您!”我爽快答应。

又寒暄了几句,约好了具体时间,周师傅才心满意足地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掂了掂手里那袋沉甸甸的大枣,心里暖融融的。这才是同行之间应有的、健康的关系。比起院里那些勾心斗角、厂里某些人的嫉贤妒能,这种基于共同进步目标的真诚交流,更让人觉得舒坦和充满力量。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之前的想法——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分享出去,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也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广泛的尊重和更稳固的同盟。

回到食堂,我将大枣分给杨师傅和其他帮工尝鲜。杨师傅拿起一颗枣,默默看了看,又看了看我,没说什么,只是将那颗枣慢慢吃了下去。我似乎看到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类似赞许的神色。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正常工作,一边开始为周师傅的到来做准备。我仔细梳理了烫面角从选料、和面、调馅到包制、蒸煮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甚至画了些简单的示意图,力求能让周师傅一目了然,学以致用。

周三上午,周师傅如约而至。我提前跟班长打了招呼,班长对此也很支持,特意给我腾出了一个小灶台和一段时间。

周师傅看得很仔细,问得也很专业。从面粉的筋度选择,到水温的控制,再到馅料肥瘦比例和调味顺序,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我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毫无保留。

“哦……原来这烫面得用七八十度的水,还不能一次加足……”

“这肉馅得先打水,再调味,顺序不能乱……”

“捏褶子的时候,手指得这么用力,不然蒸的时候容易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师傅不时点头,拿着个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那认真的模样,像个初入学徒的小工。

实操完毕,我又请周师傅品尝了刚出笼的烫面角。他细细嚼着,连连点头:“嗯!就是这个味儿!香!油润却不腻!皮子劲道!何师傅,你这手艺,真是这个!”他再次翘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