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名至实归责

我顿了顿,看着他们:“我看,不如这样。咱们折中一下,基础费用还是按户头分摊,保证基本的清扫和公用设施维护。超出基础的部分,比如额外的消杀、或者大宗垃圾清运,再根据实际情况,按人头或者按各家的垃圾产出量来协商分摊。这样既保证了基本公平,又避免了琐碎计算引起的矛盾。具体怎么界定基础费用和额外费用,咱们可以召集几家代表,一起商量着定个章程出来。”

我这个提议,既没有完全否定按户头的旧例,也考虑了按人头的公平性,更引入了民主协商的机制,将决定权下放给了各家代表。

阎埠贵和刘海中都愣住了,显然没想到我会提出这么一个看似复杂实则更具操作性的方案。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的争执之色稍退,变成了思索。

“柱子这个办法……倒是周全。”阎埠贵推了推眼镜,率先表态,他精于算计,知道这方案虽然不能让他家完全占便宜,但也避免了被按人头分摊占去更大便宜的可能。

“嗯……让大家一起商量,也行。”刘海中犹豫了一下,也点了头。他好面子,觉得由他主持“各家代表会议”来定章程,也能体现他的“领导”地位。

一场争执,就这样暂时平息了。

我看着他们各自回家,心中了然。院里的事,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裁决,而是一个能让各方都能找到台阶下的、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

回到屋里,雨水告诉我,下午街道办来人,给后院老太太送了点慰问品,说是街道对孤寡老人的例行关怀。

后院老太太……我心中微动。易中海倒台,她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街道办依旧按惯例照顾。她身上那些未解的谜团,以及她与何大清过往的牵扯,始终像一根暗刺。如今我地位渐稳,或许,是时候更谨慎地,去触碰一下那些深埋的往事了?

但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

眼下,更重要的是巩固我在厂里的地位,以及维持院内这来之不易的、脆弱的平衡。

标兵之名,如同给我披上了一层光环,也为我划定了一个必须更加谨言慎行的圈子。每一步,都需深思熟虑,如履薄冰。

但我知道,这是我选择的路,也是我必须走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