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碰了一鼻子灰

进来的是常务副市长李建业,一个年近六旬、头发花白、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笑容的老同志。他主管全市的工业和经济运行,是市政府班子里资格最老、人缘最好的“老大哥”。

“陆市长,忙着呢?”李建业手里端着自己的保温杯,笑呵呵地走进来,像个饭后散步的邻家大爷。

“李市长,快请坐。”陆远起身相迎。

李建业也不客气,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坐下,拧开杯盖,吹了吹里面的枸杞和红枣,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哎,人上了年纪,不服老不行喽。这天一凉,就得靠这些东西吊着精神头。”他像是拉家常一样开了口,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在陆远脸上一扫而过。

“陆市长年轻,火气旺,有冲劲,这是好事。”李建业放下杯子,语重心长地看着陆远,“今天上午的直播,我看了,讲得很好,很有感染力。下午去星钢,这份勇气,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自愧不如啊。”

他先是戴上一顶高帽,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呢,有些话,我作为老大哥,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陆远给他续上水,微笑道:“李市长但说无妨,我正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建业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星钢这个企业,情况特殊。它是省属国企,干部任免、经营决策,我们市里都插不上手。说句不好听的,它就是省里放在我们星海的一块‘财政飞地’,我们只有配合服务的义务,没有监督管理的权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振邦这个人,我也打过几次交道,是块滚刀肉,又臭又硬。当年为了一个扩建项目的土地指标,他能直接跟分管的副省长在会议上拍桌子。你今天让他下了不来台,他那脾气,指不定在背后怎么给你下绊子呢。”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而且,陆市长,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一搞,把省里置于何地?星钢是利税大户,也是维稳的重中之重。你把污染的盖子揭了,逼着省里表态。帮我们,就得罪了星钢和它背后的利益链;帮星钢,又失了环保的立场。这等于是把一道无解的难题,直接甩到了省领导的桌上。领导们嘴上不说,心里会怎么想我们星海市?会怎么想你这个新市长?”

这番话,说得推心置腹,入情入理,每一句都点在官场最敏感的神经上。

小陈在一旁听得冷汗直流,他觉得李副市长说的每个字都对,自家市长这次,确实是鲁莽了。

“所以,依我看,”李建业做了总结,“这件事,不能急。得慢慢来,徐徐图之。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跟星钢那边建立一个沟通机制。环保改造的事,可以先搞个试点,弄一两个小项目,花钱不多,又能出点成绩。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个交代。陆市长你刚来,正是要出政绩、稳根基的时候,没必要在星钢这棵树上吊死,影响了全市发展的大局啊。”

这套说辞,滴水不漏,堪称官场“拖字诀”的经典范本。

陆远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微笑。

等李建业说完,他才点了点头,诚恳地说:“李市长,您这番话,真是金玉良言。您是老领导,看问题比我深,比我远。您说的这些顾虑,我都记下了,会认真考虑的。”

看到陆远“听了进去”,李建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锐气十足,但好在还听得进劝,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莽夫。

他又勉励了几句,心满意足地端着保温杯走了。

李建业前脚刚走,分管城建的张副市长、分管农业的王副市长,像约好了似的,也先后找了各种由头过来“汇报工作”。

话术大同小异,核心思想高度一致:星钢是巨无霸,惹不起;省里关系复杂,得罪不起。我们支持市长您抓环保,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一时间,市长办公室门庭若市,气氛却比外面深秋的寒风还要凉上几分。

送走最后一位“前来关心”的副市长,办公室里终于恢复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