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旧城改造的新思路:不是拆,而是“织补”!

角落里,市电视台的记者关掉了摄像机,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知道,自己抢到了一个天大的新闻。

《新官上任第一天,区长立下军令状,三天解决三千万欠薪!》

《一场特殊的协调会,东林区“阳光政务”第一枪响彻云霄!》

他几乎已经能看到明天报纸的头版头条了。

……

风波暂时平息,陆远回到了办公室。

新任的建设局局长李刚,正抱着一摞厚厚的图纸,像个门神一样等在门口。李刚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微胖男人,头发乱糟糟的,衬衫领口开了两颗扣子,一看就是常年泡在工地的实干派。他也是这次被陆远从一个副调研员的冷板凳上,破格提拔起来的。

“陆书记!”一见陆远,李刚就迎了上来,脸上既有被提拔的兴奋,又有一丝掩饰不住的愁苦,“您可算回来了。银行那帮吸血鬼是喂饱了,可咱们这儿,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吞金兽呢!”

他将怀里那堆图纸,“哐”的一声放在陆远的办公桌上,震得笔筒都跳了一下。

“这就是孙德海那个‘重点工程’——老城区改造项目。”李刚指着图纸,语气里充满了怨气,“您看看这规划,简直是异想天开!要把整个西关老街区,全部推平,原地建一个占地三百亩的‘欧陆风情高档社区’!光是拆迁补偿,初步算下来就是个天文数字。现在拆了一半,拆不动了,几百户居民在外面租房子过渡,天天来我们局里骂娘。项目停工,银行贷款的利息还在一天天涨。书记,这比工人工资那个窟窿,大太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远没有看图纸,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投向远处那片灰扑扑的,如同城市伤疤一样的老城区。

“大拆大建……”他轻声念着这四个字,嘴角勾起一抹不屑,“这是最愚蠢,最懒惰,也是最野蛮的城市发展方式。”

李刚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可……可现在不都这么搞吗?拆了旧的,盖新的,来钱快,政绩也好看。”

“好看?”陆远转过身,看着他,“把城市的记忆和文脉连根拔起,建起一堆毫无特色的水泥森林,这也叫好看?我们是城市的管理者,不是房地产的推销员。一座城市,应该有它的肌理,有它的灵魂。不能因为一棵树老了,就把它砍掉,而是应该给它治病、施肥,让它发出新芽。”

李刚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是个搞工程的,想的是结构、材料、工期,从没听过这种论调。

陆远走到桌边,从那堆图纸里抽出一张老城区的现状地图,铺在桌上。他拿起一支红色的笔,没有在地图上画叉,而是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和院落之间,轻轻地画着连接的细线。

“李局,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陆远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引导性,“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拆?为什么不能‘补’?”

“补?”李刚更糊涂了。

“对,织补的‘补’。”陆远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你看,这片老城区,最大的问题不是房子破,而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下水道不通,电线像蜘蛛网,没有燃气,更别提网络。居民的生活品质,被这些‘里子’问题拖垮了。”

“我们的工作,不是把这件衣服扔了,而是要像一个高明的裁缝,用一针一线,把它重新‘织补’起来。”

“保留主要的街巷格局,保留那些有价值的老建筑。我们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地下的管网全部重铺一遍,实现雨污分流;把天上的电线全部入地,消除安全隐患;给每家每户通上天然气和千兆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