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门口,昏黄的灯光将陆远的影子拉得细长。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脸上,那行简短的文字像一条冰冷的毒蛇,缓缓地缠上了他的心脏。
“茶,好喝吗?”
没有署名,没有称谓,只有一个问句。但这问句背后的分量,足以压垮一个人的神经。
陆远扮演的“阿远”,此刻脸上露出了一丝被冒犯的不耐烦。他对着那个陌生号码,用粗壮的拇指飞快地敲击着屏幕,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混不吝的痞气。
“茶不错,就是有点凉了。下次记得给老子换壶热的。”
发送。
他将手机随意地塞回裤兜,仿佛那只是一条无聊的垃圾短信。然后,他叼着烟,双手插袋,迈开步子,朝着不远处那栋霓虹闪烁的“人间天堂”走去。
他的步伐依旧嚣张,姿态依旧狂妄。但在那副亡命徒的皮囊之下,属于区长陆远的思维,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那条短信,是谁发的?
赵天龙?有可能。那个老狐狸生性多疑,用这种方式来敲打和试探新收的心腹,完全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但陆远的心里,却有另一个更让他不寒而栗的猜测。
孙德海。
这个念头像一颗冰锥,猛地刺入他的脑海。
一个区委书记,怎么会知道他刚才在赵天龙的茶室里喝茶?他怎么会有这个“阿远”的电话号码?
除非……
除非赵天龙的一举一动,包括他见了谁,收了谁,全都在孙德海的掌控之中。那个茶室里的针孔摄像头,它的信号接收端,或许就放在区委书记的办公室里。
陆远脚下的步子没有丝毫停顿,但他感觉自己正走在一根悬于万丈深渊的钢丝上。
他开始重新梳理整条线索。
从他来到东林区开始,孙德海就表现出了一个典型的“地头蛇”书记的姿态——笑里藏刀,排挤外人,把最难啃的骨头扔给他。
拆迁项目。
现在回想起来,孙德海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借刀杀人”,砍掉自己那个贪得无厌的小舅子。那更像是一场面试,一场资格审查。
孙德海在审查他这把“刀”,够不够快,够不够狠,够不够聪明。
他成功地处理了“钉子王”,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第二场“面试”接踵而至。
赵天龙的出现,不是偶然。
那是在他向市委书记递交了拆迁总结报告,狠狠地将了孙德海一军之后。孙德海非但没有报复他,反而对他更加“和颜悦色”,整个东林区官场也对他这个代区长变得异常“友好”。
现在想来,那不是孙德海的妥协,而是他的“认可”。
他认可了陆远这把刀的价值。所以,他决定让陆远见识一下,东林区真正的“水”,到底有多深。
于是,赵天龙这个东林区地下世界的帝王,便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
通过一封看似偶然的求助信,将他的注意力引向西寨。再通过一场赌场里的豪赌和一场街头械斗,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赵天龙的“白纸扇”。
这一切,都像一个被精心编写好的剧本。
而剧本的导演,有两个。一个在明,是赵天龙。一个在暗,是孙德海。
陆远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账本上那个刺眼的词——“投名状”。
一个区委书记,为什么需要向一个黑帮头子递“投名状”?
答案只有一个。
他们不是上级与下属,不是官员与商人,更不是简单的保护伞与被保护者的关系。他们是平等的、深度捆绑的“合伙人”。
孙德海,不是西寨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