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滴水不漏的暗示,王书记的嗅觉!

这是档案的索引号。

一种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精准定位到某一份特定文件的钥匙。

王正国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

他的脑海里,陆远刚才那番“天真”的汇报,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重新浮现,并以一种全新的逻辑重新排列组合。

“……负责技术的石长青老局长……坚持正确方案……反而被当成反面典型给免职了……”

“……力主便宜方案……火速得到提拔的那个年轻人……就是现在我们县的刘振华刘副书记……”

这些话,不再是历史的趣闻和感慨。

它们是引子,是背景介绍,是为这张便签纸上的索引号,所做的最完美的注脚。

原来如此。

王正国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但脸上依旧平静如水。

他终于彻底看明白了。

这个叫陆远的年轻人,根本不是什么不通世故的书呆子,更不是什么心怀感恩的后辈。

他是一个布局者。

一个胆大包天,心思缜密到令人恐惧的布局者。

他从档案室的尘埃里,挖出了一颗足以引爆安河官场的炸弹。但他知道自己端不住这颗炸弹,于是,他选择了他王正国,来当这个“拆弹专家”,或者说,是“引爆者”。

他没有选择最愚蠢的匿名举报,那会被轻易地压下去。

他也没有选择更愚蠢的当面陈情,那会让他自己立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选择了一种近乎艺术的、滴水不漏的方式。

他先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学者”人设,并让这个“人设”通过县委办主任的口,提前备案。

然后,他精准地掌握了自己的行踪和习惯,制造了一场完美的“偶遇”。

在“偶遇”中,他用最真诚的表演,讲述了一个最引人遐想的故事。

最后,在表演的最高潮,他用一个“不小心”的动作,将所有线索的核心——这张写着档案索引号的“藏宝图”,送到了自己的手上。

整个过程,他没有提一个“贪”字,没有说一句“冤”字,更没有请求自己去查任何事。

他只是一个在研究历史时,发现了“有趣”故事,并急于向敬仰的前辈分享的年轻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算事后有人追查,他也完全可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我只是和王书记聊了聊历史,那张纸条?可能是我做研究时随手记的笔记,什么时候掉的,我完全不知道啊。”

这个剧本,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