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日,95号四合院里街坊的日子却不好过。
失业的阴云仍未散去。娄老板已被疯狂的鬼子严密监视,日日都有鬼子登门搜刮,因为他们也自知离打包滚蛋之日不远了。
轧钢厂已然停工七个月,四合院的男人们,都纷纷外出打零工,家境一落千丈。
刘海中的老婆上门借钱,却吃了闭门羹。
何雨柱在家,死活不让沈桂芝开门。
一时间,沈桂芝也拿他没辙。
何雨柱振振有词:“年前,我说您住院了,在四合院到处借钱,刘海中的婆娘在屋里,死活不开门,我今儿个也要这样对她。”
沈桂芝点着他额头骂:“不学好的,偏学那些孬的。也许人家确实有难处呢!”
“娘,世态炎凉,我要不是亲身体验一回,一辈子也不会感受这么深。有人说“他人即地狱,”这话一点不假。”
“别犯浑,待人,要往好处看。你娘我,从小就是被这样教的。”沈桂芝嗔怪道。
“娘,但也得看对谁。像后院的马爷爷家,我就是把家里吃的分他一半也情愿,但刘海中不行。”
傍晚,何大清回来了,借粮的人竟排起了队。
何大清倒不算心狠,见哪家实在揭不开锅,便会施舍几斤棒子面,助他们渡过难关。
贾张氏在何家门口徘徊过几回,终究没脸进来。
何家为这些借钱借粮的也不胜其烦。
为躲这些“债主们”,何家也是煞费苦心,总是早出晚归,对外只说是全家给一个老板打工。
八月十五,鬼子投降了,何雨柱趁机洗劫了他们的一个后勤仓库,弄来大批粮食。
等到十一月中的时候,他家的大饭店终于开业,名字仍叫何记饭庄。
开业这天,何雨柱没搞什么排场,只放了几挂鞭炮。
何大清并不晓得背后老板竟是何雨柱,他一直当是陈青山的家里人开的。
不过何大清倒很乐意当这个大厨,因为东家给得丰厚,每月能有五十块大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门头一天,客人并不多,许是刚经历了东洋人的盘剥,有钱人家也囊中羞涩。
今日,何雨柱客串大堂经理,其实手下只有陈大丫,还有一个新招的小姑娘——便是当初帮何雨柱送信的那个。
她今年十四了,可看着就像十岁模样。
之所以招她进来,是因为何雨柱又去了一趟她家,结果她爹居然自个儿跑了,她和她娘全靠卖报过活,日子实在凄惨。
何雨柱想给她一条活路,这孩子名叫李湘秀。
何雨柱本想多招两个人,可陈大丫死活不让,觉得眼下客人不多,自个儿一个就够使。
何雨柱也无可奈何,只能把自己当驴使用了。
刚进来的一拨人引起了何雨柱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