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托人打听,收集信息

送走张货郎的第二天,雪停了。阳光透过积雪反射,晃得人睁不开眼。叶法善站在观星台,望着边境的方向,心中那团火越烧越旺——他不能只被动等待,必须主动收集更多关于景教的信息,尤其是那个阿罗憾的底细。

他先去找了镇上的驿站驿丞。驿丞老李是个见多识广的老油条,来往信使、商队都得经他的手,消息灵通得很。

“叶道长稀客啊。”老李正趴在柜台上算账,见他来,连忙起身招呼,“今儿不忙?”

“想向李大哥打听点事。”叶法善开门见山,“关于西北边境的那些黑袍信徒,您这边有消息吗?”

老李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左右看了看,把他拉到后屋:“道长怎么问这个?那些人邪门得很,官府都发了话,不让多议论。”

“实不相瞒,我有朋友在边境,担心他出事。”叶法善半真半假地说,“就想知道他们到底什么来头,也好让朋友有个防备。”

老李这才松了口气,倒了杯茶:“说起来,上个月有个从凉州来的信使,跟我喝了顿酒,聊起过这事。那些人自称‘景教’,说是什么‘西方圣教’,还拿了本破书,说上面写的都是‘真理’。”

“景教?”叶法善心中一动,这名字他似乎在史料里见过。

“可不是嘛。”老李咂咂嘴,“那信使说,这教早年在长安还火过一阵子,太宗皇帝还赐过匾额,叫什么‘波斯寺’,后来改叫‘大秦寺’。只是不知怎么就衰落了,这几年突然又冒出来,而且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得凶巴巴的。”

叶法善脑中的历史知识开始翻涌——没错,景教确实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的分支,贞观九年传入长安,曾一度兴盛,但在会昌灭佛时受到波及,逐渐衰落。按史料记载,原版景教虽有异域色彩,却也尝试与中华文化融合,比如将“天主”译为“真主阿罗诃”,甚至吸收了部分佛教、道教术语,从未如此极端。

“看来是变味了。”叶法善沉吟道。

“可不是变味了嘛。”老李说,“以前的景教僧人,见了官员还会行礼,跟道士和尚也能说上话。现在这些黑袍人,鼻孔都朝天,说我们拜的都是‘假神’,就他们的‘主’是真的。那信使还说,他们的头头叫‘长老’,个个都拽得二五八万似的,尤其有个叫阿罗憾的,听说在西北一带管着好几个据点,手段狠得很。”

“阿罗憾!”叶法善眼神一凛,果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