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取长补短,技艺精进

这话一出,叶法善心中果然腾起一股火气。他想起在长安看到的残卷,那些扭曲人伦的字眼;想起货郎说的,边境信徒砸毁孔庙、道观,将神像劈了当柴烧;想起王猎户说的,有户人家因信了十字教,竟把生病的老母亲扔在山里……一股无名火从丹田直冲头顶,带着灼人的怒意。

“就是这个感觉!”李长风大喝一声,“提气!”

叶法善下意识地将那股带着怒气的真气提到掌心,只听“啪”的一声轻响,掌心竟真的冒出一丝微弱的蓝电,像烧红的线头,虽转瞬即逝,却让他精神一振。

“成了!”李长风拍了拍他的肩,力道不小,“雷法就是要这股子劲,不是蛮气,是正气之怒——怒邪祟横行,怒天道不彰,用这股怒去引雷,自然刚猛。”

接下来的日子,叶法善每日清晨跟着李长风练雷法。从观想雷池到引气冲掌,从指尖生电到掌心聚雷,进步虽慢,却扎扎实实。有次他练到入迷,午饭时拿着筷子都在比划引雷的手势,引得二师兄赵清源从丹房探出头来,打趣道:“再练下去,怕是要把碗筷都劈了。”

赵清源的炼丹房在道馆西侧,常年弥漫着一股药香。架子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丹炉,有的像鼎,有的像壶,炉身上刻着不同的符文,据说是为了聚气。有的炉里炼着“清心丹”,飘出薄荷与莲子的清香;有的炼着“健体丸”,带着黄芪与当归的厚重;还有个小铜炉,正炼着“凝神丹”,火候最是讲究,需用“文火”慢慢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法善,来帮我看看火。”赵清源见他每日练雷法练得气血翻腾,便常叫他来丹房。

叶法善蹲在炉边,看着炭火在炉下跳动,红的、黄的火苗舔着炉底,温度不高,却很稳定。“炼丹和步罡,其实是一个道理。”赵清源边往炉里添松针边说,松针燃得慢,能保持文火。“文火温养,如步罡时的吸气蓄势,要匀;武火淬炼,如踏斗时的呼气发力,要猛。你看这炉‘凝神丹’,火候太急则焦,太缓则散,就得像你踏‘天权’位时那样,不疾不徐,稳稳当当。”

叶法善看着火焰,忽然想起自己踏“天权”位时的呼吸——吸气四息,呼气六息,节奏沉稳,不偏不倚。他试着用步罡时的呼吸节奏来控制添柴的频率:吸气时少添些松针,让火缓下来,像真气沉入丹田;呼气时多添些,让火旺半分,像真气流转于经脉。

赵清源看在眼里,点头道:“有点意思了。炼丹炼的是心,步罡踏的也是心,心稳了,火候就稳,步法就准,什么都稳。”他从抽屉里拿出颗鸽蛋大的丹丸,递给叶法善,“这是‘清心丹’,你练雷法时容易心浮,含一颗,能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