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锦城泣血迎归人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345 字 7天前

然而,当刘备提及长坂坡、提及华容道、提及他们共同经历的每一次生死关头时,不可避免地,总会绕不开那个缺失的身影——张飞。

每当此时,热烈的气氛便会瞬间冷却。张苞会低下头,紧紧握住拳头。关羽会沉默,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刘备则会长叹一声,举起酒杯,涩声道:“来,为了…为了我们那早走的三弟…翼德…”

“为了三叔/父亲!”关平与张苞同时举杯,声音哽咽。

诸葛亮与黄忠、周仓也默默举杯。宴席之上,弥漫开一股深沉的悲伤与怀念。

这一夜,武担山的灯火亮至很晚。是久别重逢的狂喜,是英雄暮年的感慨,是兄弟情义的深沉,也是面对未来、重担在肩的复杂心绪。

关羽的归来,在蜀汉内部激起的波澜,远不止于一场感人的重逢。

首先是在军方。关羽的威望无人能及,他的回归极大地提振了军队的士气,尤其是那些跟随刘备多年的老兵,更是欢欣鼓舞,仿佛找回了主心骨。然而,也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在军方地位超然的严颜,如今上面多了一位资历、声望都更高的关羽。而如张苞、关平这样的年轻一代将领,更是唯关羽马首是瞻。军方力量的重新整合与平衡,是刘备和诸葛亮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其次是在政务方面。诸葛亮主导的休养生息、巩固内政的方略,与部分将领(如之前提到的李严)希望趁势积极进取的诉求,本就存在矛盾。关羽的归来,虽然短期内因其病体需要调养,不会直接介入具体政务,但他本身代表着一种强大的主战派符号。他的态度,无疑会影响蜀汉未来的战略走向。诸葛亮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协调内部的不同声音。

小主,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关君侯的归来更像是一个传奇故事的圆满结局,他们不管高层政治的波澜,只为王上能与兄弟团聚而感到高兴,也为蜀汉有了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守护而感到安心。

盛宴过后,回归现实。关羽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刘备将成都环境最好、最安静的一处皇家园林——浣花溪草堂,辟为关羽的静养之所,派了最好的御医随侍左右,命令任何人不得轻易打扰。

关羽也深知自己身体情况,安心在草堂调养。每日里,或与前来探视的刘备闲话家常,或指导关平、张苞武艺兵法,或独自抚摩那柄陪伴他半生的青龙偃月刀,静看庭前花开花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曹魏的细作并未停止活动。很快,成都坊间开始流传起一些新的、经过“加工”的流言。有的说,关羽在江东其实备受猜忌和监视,陈暮表面仁义,实则暗中下毒,才致使关羽病重,不得不放归。有的则说,关羽归来,并非真心依附刘备,而是身负江东密谋,意图搅乱蜀中……

这些流言恶毒而隐蔽,试图在蜀汉君臣、军民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

刘备对此勃然大怒,下令严查流言来源,一旦发现,立斩不赦。诸葛亮则更加冷静,他一方面加强内部管控,另一方面,则通过隐秘渠道,将这些流言的大致内容,透露给了尚在成都盘桓、准备返程的黄忠。

诸葛亮对黄忠言道:“此必曹魏离间之计,欲坏我两国之谊。请汉升将军归国后,务必向陈镇南陈明此情,非我蜀中之意。望两家勿中奸计,信义如初。”

黄忠慨然应允。

当黄忠、丁奉等人准备辞行返江东时,刘备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和丰厚的回赠。关羽虽不能亲送,也托关平带来了亲笔信和礼物,感谢陈暮的成全与黄忠一路的护送。

站在成都城外,黄忠回望这座笼罩在春日暖阳下的城池,心中感慨万千。青龙归海,固然是圆满。但这天下的大江大河,却从未停止奔流,暗礁与漩涡,依旧潜藏在水面之下。他将带着蜀汉的友谊与警惕,也带着对未来的思虑,返回江东,向那位敢于放虎归山的雄主,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