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能治得了我?嘿嘿……有点意思……

郭斌华顿了顿,目光中闪烁着老辣的光芒:“尤其是它这种基于熟人社交链的传播方式和押金模式,能带来很强的用户粘性和一笔可观的沉淀资金,这很吸引人。”

“短期来看,在高校这个相对封闭、用户素质高的环境里快速复制,成功的概率不小。”

郭斌华看向陈默,语气带着探讨的意味:“小默,这个项目是你们天使轮投的,你接触得更早更深。”

“抛开公开资料,以你和戴维团队打交道的直观感受,你觉得他们团队的执行力、以及对未来可能遇到的运营成本控制、车辆损耗、政策风险这些问题的应对能力怎么样?”

陈默认真地听着,心中对郭斌华的眼光和判断力颇为佩服。他保持着一贯的谦逊,略作思考后回答道:

“郭叔叔您分析得非常透彻。戴维学长和他的团队,都是北大本校的硕士生,激情和创造力是足够的,执行力在校园这个他们熟悉的战场上也很强。”

“至于您提到的运营成本和车辆损耗。”

陈默语气平和,客观陈述,“这确实是共享单车模式无法回避的挑战,戴维团队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目前主要通过选用成本可控的车型、建立校园内的兼职维护团队、以及利用数据优化车辆调度来尝试控制。”

“至于更长远的问题。”

陈默笑了笑,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我觉得对于这个阶段的 ofo 来说,首要任务还是快速验证模式、抢占市场、形成规模效应。”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在奔跑中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作为早期投资者,或许可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团队一定的试错空间和信任。”

陈默的回答既肯定了团队优势,也不回避问题,同时表达了对创业团队的理解和支持,分寸感极好。

郭斌华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陈默的回答很满意。他哈哈一笑:“说得好!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就是要敢闯敢试!小默啊,你这份对创业者的同理心和长远眼光,很难得。”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三人围绕着 ofo 的估值、第二轮融资的份额、投资条款细节以及后续的资源导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陈默大多数时间在倾听,只在郭斌华询问或关键节点上,才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路清晰,逻辑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