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鲍大楚领了清扫方圆五百里、建立铁桶江山,为神教立威的严令,他和儿子鲍不凡所率领的白虎堂如同一头被放出牢笼的嗜血猛虎。他麾下的“白虎堂”精锐倾巢而出,打着日月神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血色大旗,如同飓风般席卷黑木崖周边。
起初,进展势如破竹。
盘踞在“黑风坳”的“黑风寨”,寨主号称“黑面煞神”,手下有三百悍匪,平日打家劫舍,气焰嚣张。
鲍不凡亲率白虎堂主力抵达,二话不说,直接发动强攻。白虎堂弟子个个悍不畏死,配合默契,刀光剑影中带着一股百战余生的狠戾。鲍不凡本人更是如同人形凶兽,一柄门板似的厚背砍山刀挥舞开来,卷起腥风血雨,所过之处残肢断臂横飞。不到半日,黑风寨寨门告破,“黑面煞神”被鲍不凡一刀劈成两半,悬首寨门。三百悍匪,降者不足五十,余者尽数屠戮。血腥的场面和雷霆手段,瞬间震慑了邻近的大小山头。
随后,“伏牛帮”、“铁枪门”、“金刀会”等十几个中小帮派,在白虎堂的铁蹄和鲍大楚的凶名面前,选择了臣服。献上名册、缴纳供奉,几位帮主、门主亲自到黑木崖下磕头效忠。
鲍大楚志得意满,感觉五百里江山唾手可得。
然而,征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当白虎堂的兵锋指向位于括苍山的“括苍派”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
括苍派,并非什么名门大派,在江湖中名声不显,门人弟子不过百余人。
但此派传承古老,据说与道家有些渊源,门中武学讲究“以柔克刚,出奇制胜”。现任掌门“流云剑仙”柳元宗,名闻江湖数十年,一百零八招流云剑法配上‘括苍派’独家内力,近十年已罕逢敌手。
江湖上还传说括苍派上上代掌门苍松子在后山闭关数十年,正准备白日飞升。
所以上括苍山,鲍大楚不放心自己儿子,便亲自带队上山。
括苍山早已在掌门柳元宗的带领下严阵以待。
柳元宗一副有恃无恐:“日月神教,好大的威风!欺我括苍无人乎?”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鲍大楚道:“我日月神教复出江湖,准备干一番大事业。本着礼贤下士的态度,我也久闻括苍派渊源流长,传承有序。不忍就此消失。现下锦衣卫横扫江湖,奴役武林。我们应团结一心,以敌朝廷鹰犬。”
柳元宗道:“我括苍山立派数百年,从来不会卑躬屈膝求生存,更不会委身于魔教中人。数百年来想灭我括苍山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我括苍派仍然傲立于括苍山顶”。
鲍大楚哈哈大笑,声震山谷:“一介武林后辈,口气不小。不是教主要我对白道武林先礼后兵,你还能站在这活蹦乱跳的口出狂言?那就让你领教我神教之威”。
说完就要出手。
鲍不凡道:“启禀法王,属下愿打头阵”。鲍大楚也知儿子想立功立威,鲍大楚自己也想多磨练儿子。就冲儿子点了点头,本人就退开了。
鲍不凡也不答话,上场举刀便砍。
二人你来我往打了百招开外,还是不分胜负。只见那柳元宗剑招灵活多变,出奇不意,内力又是悠长深厚,源源不绝,打的游刃有余;反观包不凡刀法刚猛,大开大阖,舞将开来,虎虎生威,呼呼刀声夹杂着他几声大吼大叫,很是慑人。
旁人看来是不分上下。但鲍大楚清楚自己儿子这种打法极耗内力,久战不下必输。于是运足内力大喝一声:“停”。
场中两人均是浑身一颤,手上一顿,就被鲍大楚快如鬼魅的冲到两人之间,将二人分了开来。
包不凡孰知自己父亲内力深湛,身手快捷,在高手云集的神教中也是顶儿尖儿的存在,其内外兼修,武功仅次于教主和左右二使。就连教中排位在父亲前面的青龙法王贾布也未必能胜过自己父亲。
但柳元宗却惊骇欲死。一来以为鲍大楚要趁人之危,自己必死无疑。二来也是久闻鲍大楚凶名,今日见他这身法和内力,只怕其功力更在凶名之上。三来自己才大战一场,内力心力已耗大半。怕是接不了鲍大楚十招就会没命。
不过鲍大楚作为一个成名已久的黑道巨擘,老魔头还是很有风度的。
只见他道:“小辈放心,我不会以大欺小,也不会乘人之危。今日你已战了一场,就放过你。不过我神教之威你应该也领教到了,你就好自为之。七日之后我再来,到时候你再不识时务,就准备被灭门吧。当然,你也可以连夜举派搬迁,搬出我神教五百里开外,就能暂时保住括苍派的百年传承。当然,你也可以广邀高手助阵,来对抗我神教,我白虎堂正好将敢忤逆神教之徒一并收拾了”。
说完鲍大楚就率一干教众下了山。
柳元宗回到派里,脸上愁云不散。心知凭自己根本就不是那鲍大楚的对手。更何况日月神教像鲍大楚这样的高手还不知道有多少,加上他们那个新教主,听说是个练武奇材,才三十多岁,已功参造化,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境。就算我们老祖也不一定是其对手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夜,柳元宗一人悄悄来到山崖边一间密室外,轻声道:“弟子求见老祖,有大事禀告”……
转眼,七天已到。
鲍大楚率领‘白虎堂’一大早就出现在括苍山顶。
不过柳元宗发现此次多了一个身背蛇形剑的年轻人。柳元宗也没有太在意,只要不是日月神教那位教主亲来就好。
鲍大楚见括苍派也多了一个人,一位老者,须发皆白,长眉垂肩,脸上皱纹深刻如刀刻斧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身形枯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他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开阖间精光内蕴,仿佛蕴含着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