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外一位,隔着屏幕都感觉他快要碎了。】
【“你空这么大,是想租给雪王吗?”】
【“你确实没有学术不端,你在瞎胡写呀。”】
【“你的引言让我感觉你想改变世界。”】
【“哇,600个字全是逗号,你要不跟我孩子一块去学学小学语文?”】
【“你让我对我的执教水平充满了怀疑。”】
【“你别让任何人再看一眼你的论文了,也别说你是我的学生。”】
【导师的文学修养,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
“这是理工科的导师?”
这层出不穷的言语和各种或形象或抽象的修辞手法,再加上引经据典的说法,
让观众们叹为观止,
“确定不是文学类或者语言类的吗?”
宋朝,苏轼开怀大笑,
“果然,就像后世人说的那样,‘苦难是文学的温床’,
凡是苦了难了,这小词儿还真是一套又一套地来啊~”
虽然嘴上实在幸灾乐祸,他可太知道其中的辛苦了,
苏轼门下的学生有很多,别人只知道苏轼手下人才济济,
那些“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张口就来。
可人一多,群众基数一大,人群中难免混进来一些什么,
混进来一些“人才”,那几个真是光看上一眼就头大。
有的时候,苏轼被贬走的时候,也会缓口气。
“呼,终于不用面对那几个。”
然后,就是心情过山车,从大喜到大悲,其中的距离也不过就是一道旨意的事。
他的“好学生”,气到牙痒痒的“好学生”,要和他一起上路了。
“老师,太好了,这一路上有您的陪伴,我就不怕了。”
眼前人倒是无所谓的模样,嘴上还咧着笑。
苏轼眼前一阵阵地发黑,
谁要和你一块啊喂?!
[你猜我为什么不笑。]
[我导师:这么长一句话没逗号,你是rapper吗?]
[我导师不给批注,我自己录音,骂了我近两个小时,之后我还得反复听。]
[我们线下开会的时候,他老婆下课进来问为啥不开灯,
然后我们导师头也没抬说:还开什么灯啊,这简直就是我的黑暗时代。]
“哈哈哈哈,眼前的黑不是黑,碰上了这样的只能自认倒霉了。”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啊,这省不省心还真不看后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