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也只有华夏,上下5000年的历史,才能承载这么厚重的历史情感。】
【都江堰修建于秦国,之后的各朝各代,
都一直遵循着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原则进行清淤。】
【从最初的石马,作为挖沙的深度标记,再到后来的卧铁。】
“这个卧铁我知道,之前的视频有科普过,这其中还有什么故事吗?”
各朝各代的人,对这都江堰还留有一定的印象。
毕竟,很少有讲到如此详细又通俗的“工程修建与维护”网课,
“这个卧铁,是修建者给后来清淤的人,留下的标记。”
【每年枯水期,历朝历代的人们会根据卧铁的位置,来定清淤深度。】
【以确保都江堰的正常运行,每年都有人在尽心维护都江堰。】
【建国后,工人在修建都江堰时,挖出来各朝修缮都江堰的三根卧铁。】
【一根来自明朝万历四年】
【第二根埋自清朝同治三年。】
【第三根埋自min//国16年。】
【第四根是华夏水利部与蜀地人民政府一起铸造的。】
【上个世纪,正值都江堰建业2250周年,
水利部和蜀地人民政府,一起铸造了第四根卧底埋入江底,】
【上面的铭文是“华夏/人民/共和/水利部,蜀地人民政府”。】
【从“永镇普济之筑,明万历四年造”再到“华夏水利部,蜀地人民政府立”,
这便是长存的见证。】
【古人没有时光机,一代又一代的工程人,用卧铁来对话。】
【在都江堰边聊了2000年,并且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我们一直都在这,便是传承。】
大秦,始皇帝举起手鼓掌,神情间颇有些激动,
“善!大善!”
这都江堰真不愧是流传两千多年之久的水利工程,
“说的不错,只要一直在这里,我们便是传承,”
李斯郑重的嗓音,配上这意义非凡的话语,
光是听着就有一种,历史扑面而来的沧桑之感。
“不,还不够,”
始皇帝的双目燃起熊熊的烈火,
“不光要证明我们的传承,更要证明我们是这片天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