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国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来:“听听!听听超儿说的!就是有水平,看得远!建国啊,你是养了个好儿子啊!有本事,重情义,还不张扬!”
气氛变得更加融洽热络,李秀兰赶紧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瓜子、花生和水果硬糖招待,王建国翻出自己舍不得抽的“大前门”香烟递给张保国。
两个老兄弟就着昏黄的灯光,吞云吐雾,聊起了各自厂里的情况,感慨着时代的变化和孩子们的长大。
张胜利则凑到王超身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地,分享着在物资局搬运队这几天的见闻——见到了许多以前只在传闻中听过的紧俏物资,接触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司机和采购员,虽然干的活计需要下力气,但接触到的人和事,远比在钢厂车间里要丰富多彩,让他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张胜军则和王刚凑在一旁,小声交流着钢厂学徒工每天都要做些什么,要注意哪些安全规程,老师傅严不严格等等。
王超看着眼前这充满烟火气却又温情脉脉的一幕,心中颇为感慨。橘黄色的灯光笼罩着谈笑风生的人们,空气中弥漫着烟草、瓜子和茶水混合的味道,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温暖。
他当初决定帮助张胜利,固然有维系兄弟情谊、巩固自己在工人圈子中人脉的现实考量,但此时此刻,看到张保国那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表情,看到张胜利眼中对新生活的憧憬,看到张胜军那带着对未来期盼的腼腆笑容,一种更深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种通过自身努力,切实地改变他人命运,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和转机所带来的精神满足,远非单纯积累财富或物资可以比拟。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在守护好自己小家安宁与幸福的同时,凭借系统的优势和超越时代的眼界,在能力范围内,去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勤劳朴实的身边人,形成一种互助互利、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这或许才是他穿越至此,拥有这番奇遇后,所能创造的、超越个人的更大价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播撒下的种子,或许在未来,能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森林。
张家父子又坐了很久,直到月上中天,才在王建国一家“常来坐”的叮嘱声中,千恩万谢地告辞离去。
送走他们,王超回到堂屋,看着桌上那两瓶象征着最高谢意的酒,那块凝聚着农家心血的腊肉,以及那一篮子鸡蛋,这些东西本身的价值或许有限,但其中承载的那份沉甸甸的情义与认可,却比任何金银都更加珍贵。
王超知道,随着姐姐王红和张胜利工作的相继落定,他身边最核心的亲友圈已经初步稳定下来,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接下来,他可以更加从容自信地利用那十立方米的系统空间,以及通过这次事件进一步拓宽和巩固的人脉关系,去小心翼翼地播撒更多的“技术火种”,去谋划更长远、更稳健的事业,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正步履坚定走向工业化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身与家国的共同成长与蜕变。
第四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