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孤城
一、解防
民国三十三年深秋,豫东平原的风裹着碎雪,打在17师士兵的绑腿上,簌簌作响。师长赵志国勒住马缰,望着前方那座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县城——三天前,他们刚从日军手里夺回这座城,城墙上的弹痕还新鲜得像刚结的痂,城门洞上“光复门”三个大字,是他让人连夜刻上去的,墨迹未干。
“师座,城防图绘好了。”参谋递上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防御工事的位置,“工兵营已经在城外挖了三道反坦克壕,城墙上加了双层沙袋,重机枪阵地布在四个角楼,视野能覆盖全城。”
赵志国手指敲着地图上的东门:“这里是重点,日军从临城来,必走东门大道。让3团把反坦克炮架在东门内的天主教堂顶楼,炮口对准城外两公里处的石桥,那是坦克必经之路。”他抬头看了眼天色,碎雪落在他的貂皮领上,很快化成水,“告诉弟兄们,委员长说了,这是咱们光复的第一座县城,丢了,谁也担待不起。”
3团团长陈峰刚满二十五岁,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却比城墙上的枪刺还硬。他站在东门城楼上,指挥士兵加固工事,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都给老子精神点!把沙袋再堆高半尺,子弹都压进弹仓里,别等鬼子来了手忙脚乱!”
士兵们呼哧呼哧地扛着沙袋,有人打趣:“陈团长,听说你对象在重庆念大学?等守住了城,让师座给你批婚假!”
陈峰耳根一红,踹了那士兵一脚:“少废话!等把鬼子打跑了,老子请全团喝喜酒!”
城墙下,百姓们自发来帮忙,老人搬石头,妇女烧开水,孩子们则举着小旗子,跟着士兵们喊口号:“死守县城,誓把鬼子赶出去!”
赵志国看着这一幕,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出发前委员长的嘱托:“志国,这城不仅是座城,是民心,是希望,丢不得。”
二、初战
第四日清晨,日军的侦察机像只黑乌鸦,在县城上空盘旋了三圈。陈峰举着望远镜,看着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啐了口唾沫:“来得挺快。”
上午十点,城外传来隆隆的马达声。陈峰爬到教堂顶楼,望远镜里出现了黑压压的日军步兵,足有两个联队,前面还跟着十二辆坦克,履带碾过冻土,发出沉闷的响声,像头喘着粗气的巨兽。
“各单位注意,进入战斗位置!”陈峰对着步话机嘶吼,“反坦克炮瞄准石桥,等我命令!”
日军的先头部队走到石桥中央时,陈峰猛地挥下手臂:“开炮!”
三发炮弹呼啸着飞出,精准地落在石桥两侧,轰隆巨响中,石桥轰然坍塌,最前面的三辆坦克来不及刹车,一头栽进了桥下的冰河里,炮管在冰面上撞出刺耳的刮擦声。
“打得好!”城墙上爆发出欢呼。陈峰却没松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日军的炮兵很快展开反击,炮弹像雨点般砸在东门城墙上,砖石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陈峰死死盯着日军的炮兵阵地,对着步话机喊:“让迫击炮连压制鬼子炮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