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带着人去山里找硫磺,这东西有毒,沾在手上火辣辣的,他们就用桐油抹在手上防腐蚀。英子跟在后面,背着个竹篓,专捡那些亮晶晶的矿石——赵文说这叫“火石”,能引火,比火柴管用。
“你看这石头,”英子举起一块黄澄澄的矿石,阳光照在上面泛着光,“跟咱们的麦种一样,看着不起眼,却藏着劲儿。”
李明远接过矿石,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脑门:“是挺像。麦种能长出麦子,这石头能炸鬼子,都是好东西。”
他们在山里转悠了三天,采了满满两篓硫磺,回来时每个人的手上都起了水泡。王铁匠用这些硫磺,加上赵文带来的硝石,还有村里的木炭,配出了新的炸药——黑色的粉末,攥在手里像煤面,却比以前的土炸药威力大了三倍。
试爆那天,全村人都去了。赵文把新做的铸铁雷埋在河滩上,拉了根长引线,退到五十步外点燃。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地上炸出个三尺深的坑,旁边的石头被崩得粉碎,连远处的鸟都惊飞了。
“乖乖!”老郑张大了嘴,“这要是扔在鬼子堆里,保管炸得他们魂飞魄散!”
赵文擦了擦脸上的灰,笑着说:“这还不算啥,等咱们造出‘飞雷炮’,能把炸药包扔到一里地外,比鬼子的山炮还厉害!”
(三)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芒种。地里的荞麦收了,该种秋麦了。可松井的部队虽然被打垮了,镇上的鬼子据点还在,时不时派巡逻队出来骚扰,想安安稳稳种地不容易。
“得想个法子,让巡逻队不敢来。”李明远蹲在田埂上,看着翻好的土地发愁。新麦种已经选好了,颗颗饱满,可要是种下去被鬼子踩了,等于白忙活。
赵文指着远处的山梁:“在那儿设个了望哨,发现鬼子就敲锣,咱们带着武器进地道,让他们找不到人。等他们走了,咱们再出来种地——跟他们打游击,看谁耗得起。”
张大爷却摇了摇头:“种地不能等,误了农时,一年都白搭。我看呐,把地分成小块,一家种一块,轮着守,鬼子来了就跑,走了就接着种。”
英子突然说:“我有个主意。”她指着地头的草垛,“把土地雷藏在草垛里,引线接在田埂上,鬼子要是敢踩麦苗,就炸他们个措手不及。再在地里插些假人,穿着咱们的旧衣裳,风一吹摇摇晃晃的,能吓唬他们。”
众人都觉得这主意好。说干就干,男人们在地里埋雷,女人们用稻草扎假人,孩子们给假人戴草帽、系腰带,远远看去,真像有人在地里干活。
果然,没过两天,镇上的巡逻队又来了,这次只有五个鬼子,大概是想偷偷摸摸抓两个人。他们刚走到地头,就看见地里的假人,吓得趴在地上半天不敢动。等发现是假人,骂骂咧咧地站起来,一脚踩在田埂上——